2025年5月8日 星期四

打造韌性、永續、宜居的未來:雲林縣政府全方位施政藍圖 2025

 

打造韌性、永續、宜居的未來:雲林縣政府全方位施政藍圖

https://www.yunlin.gov.tw/News_Content.aspx?n=1244&s=539099

 

雲林縣議會第20屆第05次定期大會雲林縣政府施政總報告

https://www.yunlin.gov.tw/News_Content.aspx?n=1370&s=537975




打造苗栗縣成為蓬勃綻放、幸福宜居的城市 2025

 

苗栗縣議會第20屆第5次定期會縣長施政總報告

 

https://www.miaoli.gov.tw/News_Content2.aspx?n=285&s=853049

 

https://www.miaoli.gov.tw/News_Content2.aspx?n=269&s=854440




新北市體育局「讓運動成為日常 給市民優質的環境」專題報告

 

新北市體育局「讓運動成為日常 給市民優質的環境」專題報告

https://www.ntpc.gov.tw/ch/home.jsp?id=e8ca970cde5c00e1&dataserno=9c13dd4b50d4d893a53020fe42862b59



新竹市都市計畫區

 

竹市公設專檢案補辦公展說明會 邱臣遠代理市長:保障市民權益 | 中央社訊息平台


竹市都市百年大計重要進展!中油油庫暨建功高中擴校都計案細部計畫審定 邱臣遠代理市長:科技產業與教育發展齊頭並進 | 中央社訊息平台

(中央社訊息服務20250423 11:41:08)  新竹市政府辦理變更中油油庫暨建功高中擴校都市計畫案,繼今(114)年1月主要計畫經內政部都委會審議通過後,已完成第二次公開展覽及說明會,細部計畫案於今(23)日召開市都委會第292次會議審定,後續將報請內政部核定公辦市地重劃計畫書,待法定程序完成後啟動重劃作業,預計30個月內完成重劃開發,滿足科技產業發展與校方擴校需求。

邱代理市長表示,公道五路科技產業廊帶2.0升級,是市長高虹安重要的市政建設計畫之一,也攸關竹市都市發展百年大計,市府將中油油庫乙種工業區活化變更,象徵「竹科X計畫」第一期最後一塊拼圖補上。未來除了新增科技商務區及公兒用地,更結合建功高中擴校需求增加共計約3.41公頃學校用地,持續兌現高市長提出的「產業創新」及「新竹好學」市政願景。

邱代理市長說,配合行政院核定「桃竹苗大矽谷計畫」,市府持續與桃園市、新竹縣及苗栗縣緊密合作,積極向中央爭取北側392.5公頃的頭前溪沿岸地區核定為國家重大建設計畫(竹科X計畫二期),未來將結合公道五路科技產業廊帶2.0升級計畫,打造宜居永續的「安居科技城」。

都發處說明,本案主要計畫於114年1月21日經內政部都委會審議通過,因變更內容新增及超出原公開展覽範圍,依決議及都市計畫法規定補辦公展及說明會,並提經市都委會審議通過。後續將報請內政部核定市地重劃計畫書,待重劃計畫書核定後再將都市計畫(主要計畫)報內政部核定,並於都市計畫發布實施後啟動公辦市地重劃作業,加速完成產業用地、學校用地及公兒、社福、道路提供及開闢。

中油油庫暨建功高中擴校都計案細部計畫今日召開市都委會第292次會議審定。


推動都市計畫整併!竹市府審議作業落實民眾參與 打造宜居永續城市 | 中央社訊息平台

(中央社訊息服務20250412 16:03:23)  新竹市政府持續推動市長高虹安「宜居永續」施政策略,積極傾聽市民與各界聲音,都發處表示,市府日前召開市都委會第4次專案小組會議,包含「變更新竹市都市計畫(第二階段)」、「擬定新竹市(都心地區)細部計畫」、「擬定新竹市(竹科附近地區)細部計畫」、「擬定新竹市(香山朝山地區)細部計畫」、「擬定新竹市(青草湖附近地區)細部計畫」及「擬定新竹市(新竹漁港地區)細部計畫」等六項都市規劃案件,透過會議彙整各界意見並凝聚共識,為新竹市未來發展擘劃更完善的藍圖,打造一座兼具人文、科技與永續發展的宜居城市。

代理市長邱臣遠表示,新竹市都市計畫區雖僅佔全市面積約43%,但聚集超過83%的市民人口,可見市民日常生活皆與都市計畫緊密相連。對此,市府持續推動都市計畫的擬定、變更與定期檢討作業,致力以專業且前瞻的規劃模式回應城市發展需求,同時積極落實依法擴大民眾參與的機制,廣納各界建言,提升規劃透明度與市民認同感。期盼藉此打造出一座讓市民安居樂業、城市永續發展的「安居科技城」。

都發處表示,新竹市原有6處主要計畫區,過去皆以個別區域方式進行檢討,導致在都市空間發展架構、土地使用分區及公共設施配置上,缺乏全市統籌的整體規劃。為解決此問題,市府於106年完成都市計畫整併作業,完成第一階段「主要計畫」整併,藉以全面檢視新竹市空間結構與治理課題,降低各計畫區間的衝突與資源錯置,重新凝聚都市整體發展的動能。

都發處說明,第二階段的「變更主要計畫」及「擬定細部計畫」作業,自110年12月公告徵求意見以來,已於112年9月完成草案公告與公開展覽,並舉辦1場民眾座談會及2場計畫說明會,廣泛蒐集民眾與各界的意見建議。目前已進入新竹市都市計畫委員會審議階段,陸續召開1次大會及3次專案小組會議。

都發處指出,此次召開第4次專案小組會議,安排已提出書面陳情的人民團體代表到場陳述意見,提供委員審議時參酌。未來市府將持續秉持公開、透明與參與的原則,廣納民意,深入討論,依法推動後續審議流程,為新竹市打造更加宜居、永續的城市環境奠定堅實基礎。

都發處補充,民眾如欲了解都市計畫草案相關書圖內容,可至市府「都市發展資訊整合平台」( https://urbangis.hccg.gov.tw/ )「公告專區」查閱。


市都委會專案小組


市都委會專案小組



2025年5月7日 星期三

【高雄市】亞洲新灣區特貿三公辦都更招商案

 

URBANSCAPETW【高雄市】亞洲新灣區5G AIoT創新園區

 

亞灣2.0特貿三(北基地)公辦都更正式動土 內政部國土署:公辦都更引導高雄在地產業轉型及創造就業機會

https://www.moi.gov.tw/News_Content.aspx?n=4&s=327650

 

0430亞灣2.0首件公辦都更案動工 特貿三北基地建構智慧淨零新地標


2022-10-21特貿三南之南基地邁向全球(高市府廣告) - 熱門新訊 - 自由電子報

高雄亞灣特貿三啟航首部曲—南之南都更基地實施者智匯方舟公司、與日本建築師安藤忠雄(Tadao Ando)簽約委託設計,預計投資約106億元,打造商辦產業生活及公共服務等綜合型創新園區;高市副市長林欽榮形容,特貿三開發是旗艦級產業計畫,有如一艘航空母艦帶領亞灣產業轉型。


2022-10-18受邀見證亞灣特貿三南之南都更基地委託安藤忠雄建築設計簽約典禮 林欽榮副市長:公私協力都更168加速推進亞灣5GAIoT創新園區

亞灣特貿三案去年11月14日評選結果出爐,隨即創下全台公辦都更最大民間投資規模776億。今(18)特貿三南之南都更基地實施者智匯方舟公司(國城建設及高興昌鋼鐵兩家公司籌組)與日本建築師安藤忠雄(Tadao Ando)簽約委託設計,預計投資約106億元,打造商辦產業生活及公共服務等綜合型創新園區,建置智匯學院、托育家園、安藤在台灣第一座光影美術館、智慧辦公及零售等公共或服務設施,同時與市府成立委員會,設立5GAIoT新創天使基金7千萬元扶植新創事業,形塑亞灣5GAIoT產業生態體系。

特貿三是亞灣旗艦級產業計畫 帶動就業人口副市長林欽榮致詞表示,亞灣5GAIoT園區是新創產業的店面,與南部半導體產業S廊帶成為前店後廠發展態勢,而特貿三開發是旗艦級的產業計畫,有如一艘航空母艦帶領亞灣產業轉型,透過公辦都更及公私協力,引進產業生態鏈群聚帶動就業,再以就業讓人口成長及增加服務消費,讓整體製造業、服務業以及關聯產業皆能受惠。

林欽榮說,依據市府經發局資料,中央地方力推亞灣5GAIoT(人工智慧物聯網)創新園區,目前已吸引中華電信、友達、仁寶、CISCO、微軟、高通、義隆等近80家國際大廠、新創事業、國際加速器或共創夥伴等進駐,新創群聚生態系已然成形。特貿三開發可再新增約10至15萬坪產業辦公研發、會展會議與企業營運總部等空間,與高雄軟體園區一二期呼應,擴增產業鏈規模與群聚效果。

林欽榮強調,亞灣區具備一流國際水岸環境、絕佳場館設施與智慧城市試煉場域,除中央支持產業建設、研發補助與新創輔導,市府更持續加碼「006688」廠商進駐租金補貼專案。台電釋出土地與市府公辦都更,同時出力在南部發電廠成立5GAIoT推動辦公室,是最佳合作拍檔。市府秉持公私協力夥伴關係,以高效率都更168行政措施,作為企業強力的後盾,加速推進公共建設與促成在地產業數位轉型,吸引全球大廠與人才落腳高雄投資。

特貿三產創學研合一 奠定亞灣5GAIoT產業鏈優勢都發局吳文彥局長表示,特貿三位處亞灣5GAIoT創新園區核心,樂觀其成實施者邀請國際級建築大師設計領航全球潮流的地標智慧建築,一起提升高雄在全球城市的視野,同時鏈結高雄軟體科技園區,以及展覽館、海洋流行音樂中心、港埠旅運中心、圖書館等指標場館設施。

吳文彥指出,亞灣已有成大半導體學院、中山國際金融學院等進駐,特貿三開發後將形成商、辦、研發及產學一體的城市創意場域,奠定高雄在5GAIoT產業鏈優勢地位,厚實蔡總統大南方大發展計畫,促使高雄成為新南向前進基地,引領臺灣企業邁向全球市場。

吳文彥說,特貿三成功招商兌現市長以產業帶動城市發展的競選政見,同時讓創新產業與人才人口紅利一次到位,讓高雄南北產業人口均衡發展,是與國營事業台電公司合作都更的新里程碑。

都發局表示,特貿三南、北三處基地合計5.3公頃,民間投資額預估約776億元,創造至少4,000工作機會,揮出高雄大型公辦都更招商成功全壘打!地主台電及市府也將在合作開發中分回約達10萬坪樓板(台電60.7%、市府39.3%),若加上實施者分回部分,特貿三整體將可新增約10至15萬坪智慧辦公空間,以供應5GAIoT創新企業、青創基地、會展會議或企業營運、研發訓練中心等產業空間使用。經濟部也預估整體亞灣5GAIoT創新園區5年約創造1,200億產值與增加1萬2,000個就業機會。

依據目前智匯方舟公司規劃經營構想,將配置一棟 45樓 172 米住商大樓,以及一棟29樓112 米商辦大樓,結合智慧辦公、零售商辦、居住生活及公共服務的微型創新園區,同時提供智匯學院、托育家園等公益服務設施;此外,也會建置在台灣第一座光影美術館,以上建物全部由建築大師安藤忠雄親手設計。另外,智匯方舟公司承諾於取得辦公棟使用執照後,設立5GAIoT新創天使基金7千萬元,並與市府共同成立委員會扶植新創事業發展。




都發局說,智匯方舟將加速興建台電及市府分回的建築物,預計於申報開工核准日起算48個月內申請辦公棟之使用執照,預計分期取得時間約為2027至2028年,提供企業進駐使用。市府同步藉由都更168專案平台,協助環評、交評、都設及都更等需依法審議程序及書件製作,以兼顧都市開發與環境品質。

回應青年、弱勢及產業安家需求 部署亞灣智慧社宅為落實安居樂業市政目標,都發局更超前部署產業投資衍生的青年就業、弱勢族群及企業員工等安家需求,持續朝1.5萬戶社會住宅供給目標穩定推動。

其中亞灣智慧社宅基地2.3公頃,分二期推動,第一期0.9公頃採自建方式興建624戶,預計2027年完工;第二期1.4公頃以公辦都更招商,由民間實施者開發後政府分回社宅營運,初估約850戶,合計1,474戶,以滿足亞灣5GAIoT智慧新創產業引入之就業青年入住,也提供弱勢族群享有市中心便捷完善的居住環境,落實其邁市長居住正義的理念,建立青年返鄉創業安居好所在。

 

2021-11-14高雄亞灣5GAIoT科技產業重要里程碑 全台最大公辦都更招商案評選結果出爐 亞灣之鑰特貿三引入民間投資超過750億元

亞灣之鑰特貿三評選結果出爐,寫下公辦都更三項空前紀錄,包括全台公辦都更最大民間投資規模、高雄首件成立廉政平台招商案,以及歷時48小時(11月12日~11月13日)完成評選作業順利。

全台規模最大公辦都更新案順利完成、吸引750億民間資本

特貿三評選結果北基地由興富發建設股份有限公司取得最優申請人、南基地北側最優申請人為國揚實業股份有限公司與台灣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合組之團隊、南基地南側最優申請人則為國城建設股份有限公司與高興昌鋼鐵股份有限公司組成之智匯方舟合作聯盟。本案預計吸引民間投資金額總計超過750億元,不但揮出高雄大型公辦都更招商成功的漂亮全壘打!同時更創下全台規模最大公辦都更新案的歷史紀錄!

林欽榮副市長於評選會後表示亞灣特貿三土地都更開發後,將集結商、辦、住、零售及產業與公共服務等綜合使用機能(Mixed-Use Project),與經濟部高雄軟體科技園區一、二期交相呼應,共築成為行政院大南方計畫及5GAIoT創新園區的產業火車頭,是繼台積電宣布至高煉廠投資奈米級晶圓廠後,高雄再一個重量級的公私協力開發案的正式啟動。

產創研基地合一、打造5GAIoT產業生態鏈發展區域優勢地位

林欽榮指出,依各基地最優申請人投資預估,特貿三5.3公頃開發後總價值將超過1,200億元,創造至少4,000工作機會,本案地主台電公司及高雄市政府,也將在合作開發中分回超過達10萬坪總樓地板面積(台電60.7%、市府39.3%)以供5GAIoT創新企業、青創基地或會展商業等產業空間設施使用;如此產業空間設施量能將與經濟部高雄軟體科技園區一、二期鏈結形成商、辦、及研發軟體產業一體的綜合場域,奠定高雄亞灣在5GAIoT產業生態鏈發展區域優勢地位。

另依據三家最優申請人開發及經營構想,將與市府共同推展5GAIoT產業及興建最符合國際潮流的鑽石級智慧建築,以及設置智慧建築5GAIoT產業創新設計館、智慧零售體驗館與回饋給市府5000萬~1億元不等之規模以供設立5GAIoT推廣基金會、設立5GAIoT創意交流中心,以及在減碳50%目標下,開發興建符合次世代生態環境、開放社會及智慧治理目標成為智慧建築及綠建築之新一代建築新典範;再者亦有最優申請人團隊承諾將於開發時同時成立新創天使基金,鼓勵高雄在地5GAIoT新創團隊,並結合陽明交大、與成大人才進駐設立智慧學院與智慧中心,形成公私協力夥伴推動新創產業的生力軍。

產業科技重鎮、都市舊工業區棕地再生(brown field regeneration)的最佳典範

林欽榮於評選會後表示,亞灣新創園區未來發展模式,將如同他前於台北市任職期間在台北推動的「南港東區門戶計畫」有相同的發展目標與策略。他指出南港位居三鐵交通運轉中心,有台北流行音樂中心,以軟體、經貿會展、新創及生技產業為核心,是台北近期都市再生的指標型計畫。至於高雄特貿三基地所坐落之亞灣新創園區,其周邊則有輕軌及即將動工的捷運黃線共計7個捷運站圍繞,並有高雄流行音樂中心以及直接面向高雄港條件,尤以5GAIoT產業、軟體及經貿會展為發展核心,未來並將以公共人行空橋系統串聯特貿三南北基地、高雄展覽館、高雄圖書館及鄰近捷運站之接駁系統。這可望與台北南港形成一南一北各自正進行中的產業科技重鎮、都市舊工業區棕地再生(brown field regeneration)典範相類比。

都市發展局表示,在陳其邁市長今年4月公開宣示只許成功不許失敗的決心下,以產業帶動城市發展的招商策略奏效並獲得市場認同,也是市府與國公營事業台電公司合作推動都市更新的典範案例

特貿三招商是都市發展局主辦,委託專業顧問團隊仲量聯行全程協助招商、評選及簽議約作業,於今年9月27日截止收件,5.3公頃分三個招商基地,吸引9組申請人參與投標競爭,顯示投資市場對高雄未來發展相當期待。

設立廉政平台確保全民公益;打造青年安居生活宅、建立青年返鄉創業安居好所在

為能公平、公正、公開評選出最優秀的團隊,自招商公告日起,市府即與檢察官,廉政署、政風等機關設立廉政平台。由林欽榮副市長召集之17位評選委員均公開公布於營建署都市更新入口網,計16位評選委員均全程參與。在評選結果今日公布後,都發局預計最快於今年底至明年初陸續完成三宗基地議約簽約程序,以利後續都更報核程序之加速展開。

另為呼應5GAIoT產業發展之市民居住需求,市府計畫於特貿三東側市有土地分兩期興建亞灣智慧公宅1,600戶。第一期762戶將於111年12月動工,115年完工;第二期預計以公辦都更方式取得838戶,預計111年6月公告招商;以應青年族群住宅以及企業進駐後企業安家住宅之需要。



2025年5月4日 星期日

臺南市安平五期 市政中心商圈

 

安平五期湧重大建設 信義房屋:房市發展可期 | 中央社訊息平台

(中央社訊息服務20250504 10:00:00)  安平五期作為台南市政中心商圈,近年來發展迅速,信義房屋專家表示,此區不僅有亞果碼頭「海洋之心」等重大建設加持,更有高架捷運綠線及跨海大橋等交通建設,房市前景備受期待。專家指出,該區排水系統良好,未曾發生淹水狀況。

信義房屋安平永華店專案經理王湘宜說,安平五期位於台南市政中心,區域環境完善,眾多政府機關匯集,周邊有家樂福、新光三越等大型商場,近年來更有多家銀行進駐永華路,目前已有四家銀行設點,生活機能相當便利。

王湘宜指出,安平五期最受矚目的建設是亞果碼頭的「海洋之心」,結合度假、餐飲、住宿等多元功能,特別是總價1億至2億間的遊艇Villa,主打門口可直接停泊遊艇,吸引高資產客群。該建案結合商場與度假飯店,引入高端餐飲業者,不僅提升觀光效益,北部資金對南部投資還能帶動安平五期房價及生活發展,創造更多就業機會。

交通建設方面,王湘宜強調,永華路高架捷運綠線於2月修正方案確認,並規劃興建跨海大橋連結安平五期與舊安平。雖然北外環道路不在五期內,但未來第四期工程完工後,預計可將南科通勤時間從40分鐘縮短至20分鐘,而安平五期距離北外環僅需5-10分鐘車程,提升交通便利性。


信義房屋安平永華店專案經理王湘宜說,安平五期位於台南市政中心,區域環境完善,生活機能相當便利。

「安平五期具備豐富學區資源與高綠地比例兩大優勢」,王湘宜補充,區內有4所國小、3所國中及1所高中,學校校風良好,尤其慈濟中小學備受家長青睞。此外,林默娘公園、府平公園等千坪以上大型公園,使其成為台南市中心綠地率最高區域之一。

目前安平五期房價依屋齡而異,30年中古大樓每坪約18-22萬,20年左右中古屋每坪22-26萬,5-10年屋齡每坪26-28萬,5年內新屋則達28-32萬,預售屋成交價約每坪35-43萬。主流產品為中古屋三房搭配平面車位,以及總價約1500萬的新成屋大樓產品,另有2000萬以內透天厝也頗受歡迎。

針對「常淹水」傳聞,媒體報導的淹水問題主要發生在運河周邊的新舊安平交界處,過去僅發生過兩次,皆為颱風連日豪雨加上漲潮所致。王湘宜以在地人30年安平居住經驗表示,雖有人認為安平鄰近海域可能有淹水問題,但安平五期道路規劃完善,排水系統良好,區內至今也並無天災導致的淹水狀況。

王湘宜分析,安平五期適合多元購屋族群,包括追求良好居住環境及學區資源的小家庭,選擇在此購置度假宅享受臨海生活的退休族等。作為重劃區,安平五期道路規劃寬敞筆直,提供更佳生活品質與便利性。



中國醫藥大學美術館

 

普立茲克建築教父Frank Gehry設計「中醫大美術館」動土 盧市長:世界級大師建築匯聚台中!

https://www.taichung.gov.tw/2975133/post

打造全世界最好的美術館!被譽為「普立茲克建築教父」、設計西班牙「畢爾包古根漢美術館」的世界級建築大師法蘭克・蓋瑞(Frank Gehry),首座於東亞設計的大學美術館「中國醫藥大學美術館」今(3)日動土,預計2028年完成啟用。市長盧秀燕表示,繼伊東豊雄的「台中國家歌劇院」、妹島和世與西澤立衛的「台中綠美圖」、隈研吾的「台中巨蛋」與「勤美術館」、安藤忠雄的「童書之森」後,台中再添一座國際頂尖大師作品,讓台中被世界看見。

盧市長表示,中國醫藥大學打造美術館,是追求卓越的極致展現。中國醫藥大學本就是全台頂尖的醫學大學,如今由法蘭克・蓋瑞設計的美術館,更是將醫學、人文、科技與藝術融合,預期將成為世界級的文化地標。她特別感謝中國醫藥大學及董事長蔡長海團隊的努力,也感謝96歲高齡的蓋瑞大師,將建築生涯最藝術、最巔峰的黃金20年投注在這座美術館,打造全世界最好的美術館。

盧市長提到,台中在中央與地方、產官學的共同努力下,持續累積國際級建築與文化量能,從伊東豊雄、妹島和世、西澤立衛、隈研吾到安藤忠雄,如今再迎來法蘭克・蓋瑞,每一位都是頂尖建築大師,她代表台中286萬市民,向所有為城市文化努力的人致敬與感謝。

文化局說明,中醫大美術館將成為東亞第一座由普立茲克建築獎得主法蘭克・蓋瑞(Frank Gehry)設計的大學美術館,建築外觀以折疊金屬與起伏的不鏽鋼打造,可捕捉光線,展現如同水彩畫般的繽紛效果,落成後將成為台灣首座結合醫學與藝術、展示與教育、在地與國際的綜合性美術館。

此外,中醫大去年12月延攬曾任高雄市立美術館館長的李玉玲擔任館長,同時作為聯合亞洲大學附屬現代美術館的館長,未來將一同推動「中亞聯大」計畫,將以「亞洲性」、「健康福祉」為雙「館」齊下的治館理念,與醫院緊密合作,成為關注健康、打開藝術的平台,與全球對話。

文化局也提到,台中近年積極推動城市美學與藝文建設,預計今年底正式開館的「台中綠美圖」,由市立圖書館與市立美術館共構,同樣位於水湳經貿園區,與中醫大美術館將共同為水湳地區注入豐富的藝術能量。

今日動土典禮,台中市長盧秀燕親自出席,與中國醫藥大學曁醫療體系董事長蔡長海、中國醫藥大學校長洪明奇、中國醫藥大學水湳國際健康產學園區籌備處主任委員周德陽、中亞聯大雙美術館館長李玉玲、教育部長鄭英耀、教育部政務次長張廖萬堅、中央研究院院士李遠哲、李文華、潘玉華、江安世、立委楊瓊瓔、台中市議會副議長顏莉敏、市議員楊大鋐、劉士州、曾朝榮、陳俞融、黃佳恬、黃馨慧、陳成添、陳政顯等人皆出席。

市府團隊包含秘書長黃崇典、副秘書長張大春、水利局長范世億、建設局長陳大田、文化局長陳佳君、都發局長李正偉、消防局長孫福佑、法制局長李善植、民政局長吳世瑋、衛生局長曾梓展、交通局長葉昭甫、數位發展局長林谷隆、運動局專員吳宗學亦到場共襄盛舉,立法院副院長江啟臣也由夫人劉姿伶到場、市議員林祈烽也派代表與會,與許多貴賓共同見證這座嶄新文化地標的重要時刻。


中醫大美術館興建,將成亞大室設系學習殿堂 | 中央社訊息平台

https://www.cna.com.tw/postwrite/chi/400809



(中央社訊息服務20250505 12:05:34)世界建築大師安藤忠雄打造的亞洲大學附屬現代美術館啟用12年後,「中亞聯大」中醫大另一鉅作,由「普立茲克建築獎教父」Frank Gehey(法蘭克蓋瑞)興建的「中醫大美術館」5月3日舉辦動土典禮,由於美術館的設計極具變化與自由度,被喻為是「台灣建築史上施工難度最高的建築」。特別的是,Frank Gehey團隊同意和亞大室設系共同教學,提供美學教育、創意與設計等課程,讓同學能見證歷史、參與建築巨人的夢想建築。

由重量級國際建築師Frank Gehry親自設計,東亞唯一、為台灣量身打造的中醫大美術館,歷經10年規劃,終於動工。他的作品最大特色就是以解構、扭曲的金屬,展現跳舞般的線條,在全球最著名的作品就是1997年以鈦金屬打造的西班牙畢爾包古根漢美術館,中醫大美術館可望成為與古根漢齊名的美學新地標。

中醫大暨醫療體系董事長、亞大創辦人蔡長海表示,中醫大美術館的興建,希望在教育、醫療與生技領域外,更進一步以建築、藝術為台灣奉獻心力,透過世界知名建築師的作品,讓世界看見台灣。世界一流的城市,有世界一流的大學;而世界一流的大學,不僅擁有卓越的學術研究能力,更擁有世界級的美術館,讓學術、藝術緊密結合。

亞大校長蔡進發指出,「美學教育」是大學的靈魂,「生活美學能力」也是亞大學生的核心能力之一。亞大現代美術館是全台第一座大學附屬現代美術館,是學生重要的學習場域;現在又多了中醫大美術館,讓亞大學生有更多學習資源能接軌國際。未來,中醫大美術館、亞大現代美術館也將與哈佛大學Fogg Museum、史丹佛大學Cantor Arts Center、牛津大學Ashmolean Museum、劍橋大學 Fitzwilliam Museum等建立國際聯盟,藉此提升台灣的教育、藝術與文化的國際地位。

中醫大、亞大雙館美術館長李玉玲說,蔡長海創辦人作為一位醫生、教育家、企業家,創立了兩座美術館,是台灣僅見。由於「中亞聯大」是大學、醫療雙軌並重的體系,雙館的發展策略會帶入「新的藝術詮釋方法學」,從傳統對藝術作品本體意義的認識,轉變成探討藝術創作成為「媒介」的溝通力量,也就是,美術館成為推進跨域思考、引發多元學科對話的平台和機制。

亞大室設系講座教授、中醫大美術館建築總顧問劉育東指出,中醫大美術館的建築設計延續Frank Gehry一貫自由流動、雕塑感強烈的風格,不僅在形式上極富挑戰,在施工技術上更是突破性重大,施工品質勢必需達到媲美畢爾包古根漢美術館、洛杉磯迪士尼音樂廳、巴黎LV基金會的建築水準。他所設計的中醫大美術館,以折疊金屬和起伏的不鏽鋼打造,捕捉天空千變萬化的光線,展現如同水彩畫般的繽紛效果。這項創新手法,展現他對材料語言的深刻理解,在城市脈絡中,譜寫出建築與藝術交融的全新篇章,創造城市美學和活力,可見這座美術館的未來潛力與藝術價值。

亞大室內設計系主任施勝誠表示,中醫大美術館是繼安藤忠雄所設計的亞大現代美術館後,再一次讓同學能近距離參與世界級建築的珍貴機會。與Gehry團隊、羅興華建築師合作,不僅象徵國際與本地建築專業的深度交流,也讓學界有機會直擊高難度建築施工的第一線。

施勝誠主任說,該系將整合「基本設計課程」、「室內設計資訊塑模(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 BIM)」等核心教學,結合實地工地參訪,與國際、國內專業設計團隊、建築立面國際專業施工團隊、國內營造專業團隊等協作,打造前所未有的建築實務學習平台。

這不只是一次建築工程,更是一場橫跨教學、實作與文化思維的深度歷練。讓同學能「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不僅是見證台灣建築與藝術發展重要里程碑,並且與大師共創歷史,參與90歲建築大師Frank Gehey的人生顛峰之作。

中醫大學美術館動土典禮,教育部長鄭英耀(左1)、台中市長盧秀燕(右1)、中醫大暨醫療體系董事長蔡長海(左2)、及Frank Gehry團隊建築師代表David Nam(右2),攜手見證Frank Gehry東亞唯一鉅作啟動。(中醫大提供)

中醫大美術館動土典禮,中國醫藥大學暨醫療體系董事長蔡長海 (左2)、建築總顧問劉育東(左1)、Frank Gehey事務所代表David Nam (右2)、Kamran Ardalan (右1)建築師合影。(Photo by Sean)

中醫大學美術館動土典禮,建築總顧問劉育東(左8)、Frank Gehey事務所代表David Nam (左7)、Kamran Ardalan (左6)建築師、羅興華建築師(右8)等國內外建築界產學代表合影。(Photo by Sean)

中醫大美術館由美國建築大師Frank Gehry設計,是他在東亞的唯一鉅作,不僅是台灣建築、藝術發展的重要里程碑,更將成為嶄新的國際級地標,也是亞大學生的學習殿堂。(中醫大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