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27日 星期二

《交通部520施政成果》均衡台灣、在地關懷

 

交通部520施政成果》均衡台灣、在地關懷

https://www.motc.gov.tw/ch/app/news_list/view?module=news&id=14&serno=5dea7bf2-9ea5-46ad-94c0-9d0f800247a6

 




《交通部520施政成果》加速離島建設、落實均衡交通願景

 

交通部520施政成果加速離島建設、落實均衡交通願景

https://www.motc.gov.tw/ch/app/news_list/view?module=news&id=14&serno=8948c3ac-213d-42c5-8a4a-713aa0b92c7a

臺鐵公司持續優化兩鐵車站設施 打造友善低碳交通環境

 


臺鐵公司持續優化兩鐵車站設施 打造友善低碳交通環境

為提升「兩鐵」旅客搭乘便利性,臺鐵公司近年來積極改善兩鐵車站相關硬體設施。於114年4月再完成貢寮、四腳亭、壽豐、崇德、瀧溪、和仁、高雄、鳳山、佳冬、永康、中洲及加祿等共12座車站陸續完成牽引道及指標設施優化工程。

其中,鳳山車站更率先導入視覺化兩鐵引導標示,將首、壁面及月台地面等區域以車廂圖示搭配中英文標示說明,協助旅客清楚辨識乘車方向與候車位置,顯著提升站內引導效率,方便兩鐵旅客使用。

臺鐵公司未來將持續投入資源優化兩鐵服務品質,落實綠色運輸責任,兼顧觀光休閒、旅遊健身與通勤生活等多元需求,攜手打造低碳永續的交通體系,並提供更友善、無縫接軌的騎乘體驗。

新聞照片



《交通部520施政成果》落實人本交通,有感施政見成效

 

交通部520施政成果落實人本交通,有感施政見成效

https://www.motc.gov.tw/ch/app/news_list/view?module=news&id=14&serno=d1f60126-2f1c-4a47-8129-2366cee595f3

 




《交通部520施政成果》推動公共運輸,交通平權有感

 

交通部520施政成果推動公共運輸,交通平權有感

https://www.motc.gov.tw/ch/app/news_list/view?module=news&id=14&serno=a49c4d88-939e-4eed-b077-d5cdda0875c0

 



台南晉基建設森NEX-伊水建案 取得全台首棟藍寶石級減碳評估認證

 

台南晉基建設森NEX-伊水建案 取得全台首棟藍寶石級減碳評估認證

https://www.tainan.gov.tw/News_Content.aspx?n=13370&s=8744570



2025年5月24日 星期六

客庄風味・魅力市集街區文化市場再生發展計畫

 

客委會攜手地方打造在地特色 促客庄市場文化再生 | 中央社訊息平台

(中央社訊息服務20250524 09:57:03)  聚焦傳統客庄市場再創新靈魂,客家委員會主任委員古秀妃23日前往台北市萬華區新富町文化市場,出席「客庄風味・魅力市集街區文化市場再生發展計畫」潛力機關訪視政策說明會,古主委表示,市場是在地文化的靈魂所在,能聽到不同語言、挖掘特色商品,是展現客庄文化魅力的最佳場域,期盼與地方攜手合作,透過空間改善、文化策展與跨域整合,打造屬於每個客庄的再生市集。

古主委指出,她於去年上任後依序啟動兩大專案,包含興建客庄生活交流中心及文化市場再生發展計畫,目的都是希望能深入地方需求,照顧全齡鄉親會使用到的公共空間。

感謝大家今日遠道而來參與、觀摩別處市場如何轉型,無論是鄉鎮長、主秘或科長都很重要,也希望大家能整合在地意見與需求,打造每處市場的獨有特色,中央也會持續聆聽地方的聲音,給予支持與協助,做好服務客庄鄉親的需求,是最重要的事。

說明會集結新竹縣竹東鎮長郭遠彰、北埔鄉長莊明增、新竹縣政府民政處長陳建淳、苗栗縣苑裡鎮長劉育育、苗栗縣政府文化觀光局發展科長古鎮維、屏東縣內埔鄉長鍾慶鎮、竹田鄉公所秘書鍾定豪、屏東縣政府客家事務處科長林昌良、台東縣關山鎮長彭成豐、池上鄉長林建宏及台東縣政府專員陳弘毅等各縣市人員,就其政策潛力環境營造計畫,初步說明各市場背景、改造構想與組織經營,並針對「傳統市場的角色」、「老舊問題與治理挑戰」、「市場改造政策目的」三大重點交流,再搭配現場實務經驗觀摩,盼為客庄市場的創新傳承擘劃具體藍圖。

面對傳統轉型挑戰,為助攻地方深入理解與參照市場再生模式,客委會於台北市萬華區之「新富町文化市場」及「東三水街市場」辦理觀摩導覽,立法委員吳沛憶特助駱榮庭亦到場關心。

客委會同時力邀東三水街市場自治會會長蕭銘宏、新富町文化市場總監洪宜玲、水越設計創辦人周育如接棒導覽,分享再生經驗與營運策略,為未來各縣市提案提供實際借鏡。

客委會盼透過舉行政策輔導會,攜手地方政府與鄉親朋友參與,未來仍將辦理後續梯次政策輔導會,邀請大家關注客委會官網
https://www.hakka.gov.tw/chhakka/index 相關訊息,共同打造具備文化深度與生活溫度的魅力市集,讓市場不僅是買賣的場域,更是地方創生的核心引擎。


客委會主委古秀妃致詞


圖2客委會攜手4縣、7鄉鎮擘劃客庄市場未來藍圖


客委會於台北萬華新富町文化市場舉辦「客庄風味・魅力市集街區文化市場再生發展計畫」潛力機關訪視政策說明會


古主委與在場出席貴賓共下觀摩新富町文化市場、東三水街市場之轉型經驗


客委會盼各地客庄打造專屬再生市集,圖為今觀摩市場之創意招牌



2025年5月19日 星期一

桃園市重大開發區

 

青埔特區、藝文生活圈、中路特區


桃捷綠線明年部分通車 信義房屋:藝文特區有這些優勢 | 中央社訊息平台


桃園居住剛需不滅 信義房屋分析最夯三大重劃區 | 中央社訊息平台

(中央社訊息服務20250226 09:37:57)  雖然房市稍冷,但居住剛需買氣不滅,根據「桃園市重大開發區住宅價格月指數」最新數據,桃園市表現最好的三大重劃區分別是青埔特區、藝文生活圈、中路重劃區,信義房屋專家表示,桃園重劃區因為房價相對親民、交通便利、屋齡較新三因素受到雙北、新竹客群青睞,建議有居住剛需的購屋族可趁此時機多看,以通勤機能作為選擇重劃區的標準,有機會選擇理想物件。

其中「桃園市重大開發區住宅價格月指數」自109年7月起開始統計交易量熱區,最新一期指數編製成果至113年7月,結果分別為青埔特區(160.69)、A7生活圈(157.23)、藝文生活圈(146.99)、中路特區(146.77);除去主要以新北林口生活圈為主的A7生活圈,桃園最夯的三大重劃區為青埔特區、藝文生活圈、中路特區。

信義房屋桃一區協理詹智偉表示,桃園近年來成為房市熱點有三大主因,第一為桃園位於雙北、新竹之間,仍屬於房價凹陷區,尤其疫情過後,半導體業蓬勃發展,也帶動新竹房價漲幅,讓桃園房價更顯可負擔;第二為交通便利,不僅有桃園國際機場、多條國道串聯,並有機場捷運、三鶯線串聯北北桃,有助「輕移民」;第三為桃園重劃區多,屋齡普遍較新,購屋族選擇性多。

詹智偉表示,「桃園市重大開發區住宅價格月指數」最高為青埔特區,主因在於青埔近年來國家級建設進駐,包括美術館、醫療園區、商辦群聚,並有航空城話題,徵收也都有明確進度,過去的建設話題逐漸兌現中,隨著人口逐漸入住,生活機能也更完善,近年來除了雙北外溢的購屋族群,又多了來自新竹的購屋族群,對他們而言,高鐵站一站就到桃園,房價卻能親民15-25%,吸引預算考量的購屋族群入場,也帶動房價上揚。新成屋單價約於65-75萬之間,屋齡5-10年的大樓,單價位於55-65萬之間。

而藝文生活圈則是桃園蛋黃區,發展已20年,生活機能俱全,也是桃園指標型建案聚集地,交易量向來熱絡,擁有捷運綠線題材,也近高速公路,若以一般標準主力產品來看,預售屋單價60-70萬,屋齡10年內的大樓,單價則是45萬上下,屋齡15年內的大樓,單價42-45萬,屋齡20-25年的社區大樓,單價36-37萬,屋齡25-30年的社區大樓,單價30-33萬;中古屋與預售屋有一定價差的原因在於藝文生活圈素地稀少,但生活機能又集中,商圈優勢難以取代,因此只要有新開案,購屋族很願意追價。

而因為近年藝文生活圈新建案推案較少,鄰近的中路特區崛起,詹智偉表示,中路特區屋齡較新,多為屋齡5年之內的社區大樓,並離交流道近,從預售屋新開案指標型建案60-70萬之間,5年內的大樓單價45-55萬之間,購屋族群以桃園在地客群居多,他們大多住在周遭,舊屋換新屋,或是桃園在地二代有成家需求,就會選擇中路特區。

近期市場盤整,但剛性需求仍支撐市場,會如何建議有居住剛需的購屋族群從三大重劃區中選擇?詹智偉表示,首要需考量自身的通勤需求,若是通勤以高鐵、機場捷運線作為交通工具,可選擇青埔特區,而若是以國道通勤為主,可選擇藝文生活圈與中路特區,也可考量自身活動區域,若是原本生活圈仰賴北桃園,則可選擇藝文生活圈與中路特區,若是生活圈在南桃園,則可選擇青埔特區。


中路重劃區綠地覆蓋率高、屋齡較新,獲得購屋族青睞。


青埔高鐵特區有美術館、會展中心等大型建設,房市熱度居高不下。


桃園藝文特區生活區發展成熟,是桃園傳統的蛋黃區。


2025年5月14日 星期三

易遊網 2025「台灣最美飯店大賞」

 

2025台灣最美飯店票選開跑 嘉市5家旅館角逐最美稱號 | 中央社訊息平台

(中央社訊息服務20250514 11:07:42)  2025「台灣最美飯店大賞」票選活動正如火如荼地進行中,嘉義市有新悦花園酒店、嘉義福容voco酒店、天成文旅繪日之丘、安娜與國王酒店及里亞行旅共5家旅館入圍角逐最美稱號,嘉義市政府邀請大家踴躍上網投票,用行動支持嘉義市用心經營的旅宿業者。

嘉義市政府觀光新聞處張婉芬處長表示,每年由易遊網舉辦的「台灣最美飯店大賞」被譽為「飯店界奧斯卡」的指標性票選活動,每年吸引上百間飯店旅館同場競爭,角逐最美頭銜,今年已經是第7屆舉辦。

小小嘉義市約60平方公里,自第2屆起每年都有2家以上的旅館獲選為最美飯店,顯示嘉義市旅宿業者用心打造優質旅遊住宿品質,同時也為嘉義市增光,大家一起來打氣,為嘉義市爭取最美稱號。

張處長進一步表示,嘉義市的旅宿業房價相對穩定,各家業者別具風格,再加上擁有2024年遊憩人次全國排名第二的文化路夜市,歡迎各縣市的民眾到嘉義市來趟深度之旅。

嘉義市政府觀光新聞處補充,2025「台灣最美飯店大賞」票選活動自5月8日至5月19日止,民眾參與投票即可參加抽獎,獎品包含25間人氣飯店、超過50張住宿券。

這次嘉義市參加票選活動的旅館業者有「最美風格設計獎」的安娜與國王酒店、「最美親子享樂獎」的新悦花園酒店、天成文旅繪日之丘及嘉義福容voco酒店、「最美房間獎」的嘉義福容voco酒店、新悦花園酒店、里亞行旅、安娜與國王酒店,歡迎民眾踴躍上網 ( https://www.eztravel.com.tw/events/hotel-vote2025/ ) 投票,把最美稱號留在嘉義市。


天成文旅繪日之丘


安娜與國王酒店


嘉義福容voco酒店



2025年5月13日 星期二

嘉義縣梅山鄉太平圓山觀星平台「雲境心園」

 

觀光新景點!「雲境心園」太平圓山觀星平台啟用 | 中央社訊息平台

(中央社訊息服務20250513 17:35:03)  嘉義縣梅山鄉太平雲梯名聞遐邇,太平村長嚴清雅持續爭取地方建設,太平圓山觀星平台「雲境心園」今13日落成啟用,平台上方就有銀河帶,雲梯的夕陽餘暉、夜景、夜觀星象盡收眼底,縣長翁章梁、農村發展及水土保持署長李鎮洋、副署長蘇茂祥、梅山鄉長林俊謀、嚴村長等貴賓剪綵,在平台旁持鏟種下紅毛杜鵑。

太平圓山觀星平台鄰近太平老街、三元宮,地勢為360度環狀的圓形山丘,可環視太平村落的優美景色。嚴清雅說,太平社區合作社113年向地主承租土地,將太平雲梯所得盈餘整理這塊區域,再與中央農村水保署規劃興建社區公園,盼打造國家級的世紀花園、觀星平台、教育基地。

翁章梁表示,太平雲梯周圍一直在拓展新的樣態,一群人努力帶動地方繁榮,已成為嘉義縣的城市名片之一。近期文化觀光局將整頓太平活動中心廣場,規劃公共休憩空間,很快就會發包,縣府也會持續以「永續」與「在地」為目標,讓像太平這樣擁有自然、人文、農村底蘊的地方長久茁壯。

翁章梁也說,太平村海拔1060公尺,剛好就在「大坪」制高點,全世界都在推動暗空計畫,人若一直在亮的地方容易焦慮,到太平夜間觀星是很棒的選擇,附近沒什麼光害,仰望天空,身心靈都能放鬆。


觀光新景點!「雲境心園」太平圓山觀星平台啟用


觀光新景點!「雲境心園」太平圓山觀星平台啟用


觀光新景點!「雲境心園」太平圓山觀星平台啟用


觀光新景點!「雲境心園」太平圓山觀星平台啟用


觀光新景點!「雲境心園」太平圓山觀星平台啟用




2025年5月12日 星期一

新北住都中心公辦都市更新招商案

 

新北住都公辦都更招商接連登場 | 中央社訊息平台

(中央社訊息服務20250512 17:12:54)  為落實都市更新政策目標,活化土地並改善居住環境,新北住都中心今(114)年6月起將陸續公告兩件公辦都市更新招商案,分別位於新北市新店區及永和區等精華地段,後續藉由公開評選都市更新事業機構,攜手民間投資,建構宜居永續城市新風貌。

新北住都中心表示,此次二案各具特色,皆位處交通便捷、生活機能完善的精華區位,透過中心主導推動都更,現已完成前期整合與先期規劃作業,成功降低未來投資風險,推動條件成熟。

新店曦案|坐享新店繁華‧轉身坐擁靜謐(預計114年6月招商)

位於新店區中華路、三民路口,面積約7,961㎡(約2408.2坪),鄰近捷運新店區公所站,周邊擁有裕隆城、IKEA、碧潭水岸等成熟商業機能。

此案現況多為一、二層樓老舊建物,公有土地比例逾50%,住戶參與意願超過8成,且新北住都中心已偕同住戶完成建物測量作業,降低開發前置作業時間與成本,提高投資誘因,未來總銷金額上看150億。

頂溪門戶案|捷運樞紐再進化‧引領永和核心全面轉型(預計114年7月招商)

位於永和區捷運頂溪站2號出口,為新北市公告之策略性更新地區,總開發面積逾1.6公頃,容積獎勵可提升至基準容積2倍,未來總銷金額上看400億。

新北住都中心針對此案投入資源整合、釐清各類產權樣態,並設立合理的招商條件、退場機制等,提升投資吸引力,且保障實施者權利,攜手業界共創永和新篇章。


新店曦案建築示意圖,未來仍以實際設計為準。(新北住都中心提供)


頂溪門戶案建築示意圖,未來仍以實際設計為準。(新北住都中心提供)



學美.耕心-大專校院輔導諮商空間改造計畫


文藻外大諮商空間大改造 展現溫暖療癒新風貌 | 中央社訊息平台

(中央社訊息服務20250512 14:40:35)  隨著校園心理健康議題日益受到重視,教育部攜手台灣設計研究院,於今年啟動全國首度結合心理專業與設計產業的「學美.耕心—大專校院輔導諮商空間改造計畫」。文藻外語大學成為首年參與改造的學校之一,融合空間美學與實用機能,打造出兼具安全性與溫度感的心理輔導場域。

文藻外大於日前舉辦溫馨隆重的揭牌儀式,由教育部學特司副司長許嘉倩、台灣設計研究院長張基義及文藻外語大學校長莊慧玲共同揭牌,吸引眾多關心心理健康議題的學界人士前來觀摩與實地參訪。

文藻外大校長莊慧玲致詞時,感謝教育部的資源支持、台灣設計研究院及設計團隊的細心規劃,讓文藻諮商與輔導中心蛻變為一個「讓學生被看見、被理解、被接住」的療癒空間。莊慧玲校長也提到,文藻是由來自歐美的聖吳甦樂會修女於1966年創辦,始終秉持尊重個人、接納差異、激發潛能、服務生命的教育精神。

此次改造不僅改善硬體環境,更深化了文藻對教育本質的實踐。新的諮輔中心不再是單一功能的輔導場所,而是融合教育、藝術與關懷的全人支持空間,期盼持續為學生身心健康提供穩固的支持力量。

本次改造由「暁房子創意設計」團隊規劃,將諮商室設置於等候區旁,使學生不必穿越辦公區即可直接進入諮商空間,大幅降低求助過程中的心理壓力與不適。同時善用原有露台空間,讓等候區兼具文宣展示與書籍借閱功能。

整體設計以溫暖的鵝黃色為主色調,搭配自然綠植與柔和光源,營造出舒適、安全、放鬆的氛圍,進一步提升學生在諮商過程中的安心感與信任度,為校園增添新風景。

面對數位時代與社會環境快速變遷,學生心理健康挑戰日益增加。教育部選定文藻外語大學、淡江大學、國立台東大學及國立虎尾科技大學等四校,推動「學美.耕心大專校院輔導諮商空間改造計畫」,共同打造溫暖、安全且富啟發性的輔導環境,讓更多學生在支持中安心成長,共築更堅韌的校園心理支持網絡。


文藻外大諮商空間大改造,展現溫暖療癒新風貌。活用原有露臺,以輕透的玻璃增加自然採光,以明亮的空間增加正能量。


體設計以溫暖的鵝黃色為主色調,搭配自然綠植與柔和光源,營造出舒適、安全、放鬆的氛圍,進一步提升學生在諮商晤談過程中的安心感與信任度。


採用大面玻璃隔間搭配活動拉簾,可引入自然光線,也可確保隱私。


教育部攜手台灣設計研究院,於今年啟動全國首度結合心理專業與設計產業的「學美.耕心—大專校院輔導諮商空間改造計畫」,揭牌儀式當日吸引眾多關心心理健康議題的學界人士前來觀摩與實地參訪。


文藻外語大學諮商與輔導中心推動溫暖、安全且富啟發性的輔導環境,提供學生在支持中安心成長,共築更堅韌的校園心理支持網絡。


以設計思維打造友善心理諮商空間 「學美.耕心—大專校院輔導諮商空間改造計畫」成果分享會

為協助大專院校打造更友善的諮商環境,優化諮商輔導服務歷程,教育部委由財團法人台灣設計研究院辦理「學美.耕心—大專校院輔導諮商空間改造計畫」,並於114年4月17日下午2時,於臺北市松山文創園區「不只是圖書館」舉辦成果分享會,除了成果影片首映,並邀請4所改造學校及設計團隊,共同分享改造的心路歷程。

這是國內首度結合心理專業與設計業界的跨領域合作,主要透過優化空間設計,打造溫暖、安全且富有支持性的諮商輔導空間。計畫第1年已完成淡江大學、國立虎尾科技大學、文藻外語大學及國立臺東大學等4所學校的輔導諮商中心改造,並針對校園常見的空間困境提出有效解決方案。設計團隊在改造過程中,優先考量動線規劃、機能整合與隱私保護,有效提升空間使用效率與服務體驗。虎尾科技大學、文藻外語大學透過動線優化與機能分區,明確區分諮商區與辦公區,確保空間的獨立性與專業性,降低個案心理壓力。淡江大學除重新打造專業輔導人員辦公空間,並增設茶水區及討論區,促進人員間交流互動,緩解工作壓力,同時提升工作效率與提升收納機能,創造舒適辦公環境;國立臺東大學採用模組化櫃體設計,提高空間應用彈性,兼具收納、展示與視覺引導功能,為學生提供一個舒適而放鬆的心理調適空間。

本次改造的設計策略亦導入正向環境因子,藉由光線、色彩、材質與空間尺度的精心規劃,打造具備舒適、安全、溫暖特質的療癒輔導空間。國立虎尾科技大學、文藻外語大學在改造後,均引入自然光、植栽等元素,提升空間的放鬆感與心理支持功能;淡江大學則採用弧形設計與柔和布幔,取代傳統櫃體,提升隱私感,營造安心、溫暖的對話氛圍。

為讓更多人了解本計畫的改造成果,自4月15日起至5月11日在臺北市松山文創園區「不只是圖書館」舉辦「療癒相談室:學美.耕心—大專校院輔導諮商空間改造計畫」成果展覽,透過實景照片、空間問題探討與設計解析、互動體驗及主題選書等多元展演方式,感受設計如何為心理健康帶來更多可能。未來我們也期待啟發更多學校關注諮商空間的優化,讓更多學校與設計專業攜手合作,共同打造更具支持性的校園心理健康文化。所有案例介紹及新聞資料歡迎自雲端下載:https://tinyurl.com/47mcr4f2



心理 ╳ 設計—打造溫暖、安全的輔導諮商中心 「學美.耕心」大專校院輔諮中心改造成果實地參訪

近年來,校園心理健康議題日益受到重視,輔導諮商需求持續攀升。為營造更友善的諮商環境,教育部委託台灣設計研究院,於113年啟動「學美.耕心—大專校院輔導諮商空間改造計畫」,結合空間設計與輔導諮商的心理專業,協助大專院校打造支持心理健康的場域。計畫第一年已完成改造淡江大學、國立虎尾科技大學、文藻外語大學及國立臺東大學等4所。今(11)日特別安排參訪國立虎尾科大與文藻外語大學,並邀請學校代表及設計團隊分享改造的心路歷程,透過實地體驗感受輔諮空間的轉變。

提升流暢度與舒適感——虎尾科技大學

改造團隊「十作設計」針對動線與氛圍進行優化,重新劃分諮商與辦公區域,確保各空間的獨立性,並運用視覺設計強化空間識別度,引導個案進入諮商流程。此外,個別諮商室融入半戶外自然元素,搭配柔和中性色調與弧形天花板,減少壓迫感,提升舒適度。

增強隱私與安全感——文藻外語大學

改造團隊「暁房子創意設計」將諮商室設置在等候區旁,避免個案穿越辦公區的不適感,牆面選用溫暖的鵝黃色並搭配綠色植栽,營造柔和、安全的空間氛圍,提升隱私與放鬆感。

諮商中心原來可以這麼溫暖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張信良校長表示:「近年校園心理健康受到越來越多重視,原有的輔導空間載體也漸漸不堪負荷,台灣設計研究院與十作設計團隊的多次造訪討論,讓學校能擁有兼具美學與實用的諮商空間,為本校學生輔導增加了視覺與心靈的美感體驗。」。

文藻外語大學莊慧玲校長分享:「台灣設計研究院與暁房子創意設計團隊的協助,以美學教育的精神,共同為文藻的諮商與輔導中心,打造出更療癒且富有質感的空間。」她更進一步指出:「本次的空間改造成果,也體現文藻以學生為核心,尊重個人尊嚴、接受個別差異、激發個人潛能、為生命服務的教育精神,讓學生能夠在此被看見、被理解、被承接。」

符合師生期待與展望

學生面臨的心理健康挑戰日益多元,輔導諮商環境的可近性與友善度至關重要。本計畫透過導入設計與美學,提升大專院校輔導空間的機能,優化諮商服務的歷程,營造安全、溫暖且富啟發性的校園環境,讓學生在溫暖、安全的環境下進行輔導與諮商。本部也將持續推動相關計畫,以此次改造成果作為示範案例,並彙編輔導諮商空間改造指南手冊供各大專院校參考,以積極協助各校提供完善的心理健康支持,讓學生安心成長。




https://www.cna.com.tw/news/acul/202504110367.aspx

 

學美耕心-大專校院輔導諮商空間改造計畫




2025年5月10日 星期六

〔澎湖縣〕澎湖好政,幸福達陣 2025

 

施政報告 - 澎湖縣政府

https://www.penghu.gov.tw/ch/home.jsp?id=10051



第20屆第5次定期會施政報告      
澎湖好政,幸福達陣

https://www.penghu.gov.tw/ch/home.jsp?id=10051&act=view&dataserno=202504290001



2025年5月8日 星期四

〔雲林縣〕打造韌性、永續、宜居的未來:全方位施政藍圖 2025

 

打造韌性、永續、宜居的未來:雲林縣政府全方位施政藍圖

在全球邁向智慧化、永續化的時代浪潮中,雲林縣正加速轉型。雲林縣議會第20屆第5次定期大會於今(6)日召開,縣長張麗善率領縣府團隊向議會提出施政總報告,全面盤點近半年施政成果,勾勒未來治理方向。

張麗善縣長首先分享雲林縣府農業處、環保局及計畫處團隊因積極推動智慧農業、資源循環與氣候變遷對策等方面成果卓越,榮獲總統親自表揚,彰顯雲林在永續發展上的創新成果;縣府在天下城市治理卓越獎中獲得多項殊榮,特別是農業永續轉型、高齡智慧科技輔具等創新政策廣受好評。此外,更榮獲智慧城市創新應用獎及台灣健康城市暨高齡友善城市獎多項肯定,凸顯縣府在科技創新、環境管理及高齡友善社會的努力與成果。

今日她以雲林縣育才、托育到教育、產業園區9+1、農業再進化、城市治理與環境永續、文化城鄉共榮、社會安全網等施政藍圖逐一報告,不僅反映出縣政推動的深度與廣度,並帶領縣府團隊以前瞻治理,展現雲林追求韌性、創新與幸福生活的決心。

育才為本:以「雲菁計畫」培養多元跨域人才

面對青年外流與產業轉型挑戰,雲林縣政府啟動「雲菁人才培育年」,與八大學院及產業名人合作,開設涵蓋氣候永續、AI科技、財務素養、傳統藝術與溝通表達等前瞻課程,為地方青年打造跨域競爭力的舞台。這場人才革命,正逐步點燃雲林的下一波成長動能。

從托育到教育:全面升級照護與學習資源

雲林縣為鼓勵生育,推動「萬寶龍計畫」,因應新生兒人數攀升,預計增設96班幼幼班,大幅擴充早期教育資源。同時,實驗教育與托育機構數量同步擴增,建構多元、共融的學習環境,讓每一位孩子都能在雲林安心成長。

產業9+1:厚植經濟基本盤,吸引青年返鄉

在「產業園區9+1」藍圖下,古坑產業加值園區已獲中央核准,預期創造近百億元產值與3,000個工作機會。斗六智慧電動車研發基地、中科虎尾園區亦緊鑼密鼓籌備中。縣府同時加大招商力道,吸引Google、矽品等國際企業進駐,帶動在地產業聚落成形。

農業再進化:智慧技術與品牌力雙軌並進

雲林擁有全台最強農業基底,縣府透過密閉式禽舍、智慧農業技術,以及與屏東科技大學合作推動的文蛤健康養殖計畫,成功提升產量與抗病力。「雲林良品」更打入東京、新加坡、馬來西亞市場,擴展品牌國際能見度,邁向農業出口新紀元。

城市治理與環境永續雙軌推進

雲林縣於「天下城市治理卓越獎」與「智慧城市創新應用獎」中表現亮眼,特別在農業永續轉型與高齡科技政策領域深獲肯定。為強化環境監控與工程管理,縣府導入3D建模與AI動態稽核技術,並布建智慧防災系統與監視平台,全方位守護縣民生命財產。

文化城鄉共榮:打造生活即美學的城市風貌

在文化發展方面,縣府積極推動老街活化,如虎尾建國二村、斗南僑真陸橋下空間改造,為城鄉注入新意。公共設施方面,推動五星級公共廁所及表演廳藝文活動,形塑文化雲林的深層底蘊。

韌性社會安全網:守護每位鄉親的生活尊嚴

面對全球經濟變局,特別是美國擬課徵32%關稅的影響,縣府啟動跨部會行動,推動市場開拓、品質升級及產銷體系強化。並整合社福資源,建構「愛心大平台」,提供即時急難救助、臨時工作媒合與企業工資補貼等,保障縣民基本生活。

前瞻治理:邁向幸福宜居新雲林

縣長張麗善強調,雲林將持續以創新與永續為核心價值,推動智慧治理、產業轉型與城鄉共好,朝「台灣最宜居、最具永續力的縣市」願景邁進。這不只是地方治理的進程,更是一場縣民共築幸福未來的旅程。


雲林縣議會第20屆第05次定期大會雲林縣政府施政總報告

https://www.yunlin.gov.tw/News_Content.aspx?n=1370&s=537975




〔苗栗縣〕打造蓬勃綻放、幸福宜居的城市 2025

 

苗栗縣議會第20屆第5次定期會縣長施政總報告

縣議會5月6日召開第20屆第5次定期會,縣長鍾東錦施政總報告指出,回顧這個會期,縣府舉辦6場下鄉座談會,就近聆聽及回應地方需求,也持續推進各項重大計畫建設進度及制定切合民眾需求的有感政策,感謝縣府團隊的努力、立委的協助、議員們支持與鞭策,希望府會同心齊力,攜手並肩、眾志成城,打造苗栗縣成為蓬勃綻放、幸福宜居的城市。

 縣長鍾東錦報告近半年來各項重要的施政績效及未來努力方向:

 1、驅動產業發展,儲備永續未來:

 瞄準「大矽谷推動方案」,持續涵養利基、打造優勢,籌畫邁向科技大城的所有先決要件,為解決產業「缺地」問題,縣府啟動產業園區開發規畫案,其中「擴大竹南科學園區」及「後龍產業園區」2案可行性評估已進入期末規劃階段,「頭份交流道附近產業園區案」預計114年上半年完成可行性評估、下半年啟動都市計畫農業區個案變更程序;「竹南科東產業園區」則已啟動第2階段都市計畫變更程序,藉由前述產業用地加速開發,將帶動廠商及就業人口進駐,苗栗產業蓬勃發展指日可待。

 招商工作持續推展,至今114年3月底止,招商總金額已達2178億元,為優化城市空間、提升生活機能,縣府已向內政部提送「竹南鎮環市段自辦都市更新重建案」及「苗栗火車站前周邊地區都市更新先期規畫案」申請補助;另為因應未來發展需求,今年啟動辦理「竹南科學園區暨周邊地區特定區(第一階段)」及「高速公路苗栗交流道特定區計畫」、「高速鐵路苗栗車站特定區計畫」及「明德水庫特定區計畫」等都市計畫通盤檢討,期盼能提升土地使用效率,帶動城市整體競爭力。

 2、鞏固基礎建設,暢通發展樞紐

 公共建設是城市發展的基礎,今年1月份「交通工務處」揭牌成立,盼能順利拓展日漸龐雜的交通業務,持續為鄉親創造更美好、便利的生活圈,目前獲中央核定施作之重大交通建設共有13案,其中「128 線通霄交流道至烏眉國中拓寬工程」及「西湖鄉龍壽橋改建工程」已在本會期完工;「漫步苗北雙城城市慢行綠網建置第2期計畫」及「119 線雞隆派出所至玉麟橋段道路拓寬工程」刻正施工中;其餘9案則正在辦理相關前置作業,此外,「國道1號頭份交流道改善計畫」可行性評估報告已提報中央。

 距離YouBike 拓點200站之目標已經不遠!截至今年 3 月底止,全縣站點已達 186 站,共有 2500輛一般自行車及電輔車投入服務;因應電動車數量日漸增加,縣府獲中央補助設置 155 槍充電樁,預計將於今年5月完成設置,並在試營運一個月後正式啟用。

 3、打造優質教育,成就孩子舞台

 112 至 114 年共投入5568 萬餘元改善公共圖書館耐震能力,造橋鄉立圖書館、竹南李科永圖書館及後龍鎮立圖書館皆已完工,三灣、西湖、南庄及泰安鄉立圖書館正在辦理招標作業中。此外,本府秉持「讓閱讀成為一種生活方式」的理念,推動一系列閱讀友善作為,榮獲「113 年整體閱讀力表現績優城市」,全國僅有3個縣市入選。

在持續爭取設立竹南科學園區實驗中學之際,頭份國中新建教學大樓近期將落成啟用,照南國中文中七及大倫國中文中一教學大樓新建工程也在辦理前置作業中。另外,為打造永續校園,辦理六合國小、文林國中、興隆國小及鯉魚國小4校4棟校舍拆除重建工程,其中六合國小後棟校舍近期已竣工、其餘則在趕辦中,期盼全數完成後,能為孩子提供安全無虞學習環境。

持續照顧經濟弱勢學生,今年起推動「寒暑假安心午餐券數位化」,弱勢學生在寒暑假期間持數位學生證即可到超商領取餐點,方便即時提供關懷及協助,在幼兒平價教保服務方面,質量並進,持續增班外,公共化幼兒園 3 歲以上班級師生比將在 114 學年度全面降至1:12;國小附幼2歲專班及偏遠地區2歲以上幼兒混齡班也將採優化師生比,招收5名以上幼兒即配置2名教保員,讓家長更安心。

 積極充實運動硬體設施,完善體育發展政策。113年獲中央補助8877萬餘元辦理21校運動場地整建、風雨操場興建及體育器材設備充實等,今年規畫再爭取約4億5000萬元賡續辦理;此外,持續推動「基層運動選手訓練站計畫」,113及114年共獲補助3300萬元改善硬體環境及設備,希望能培養更多具潛力的運動員,為他們提供必要的訓練和支持。

4、改善農業環境,活絡農村經濟

 縣府與農業部自 113 年起即攜手推動國產藍莓產業,並致力促成企業化經營及智慧化生產管理,成功帶動15位青農回鄉投入藍莓種植,面積達4.4公頃;今年更齊力促成全國第1個針對藍莓產業成立的合作社。首批苗栗藍莓自今年4月起開放預購,盼能成功打造藍莓產業成為「藍金」,為農民創造更豐沛經濟收入。

 持續投入農村永續發展工作,今年再獲中央補助1億201萬餘元辦理農村再生等計畫,統計迄今已輔導110 個社區通過計畫核定。此外,正式推出縣級品牌「豐味苗栗」認證標章,涵蓋農產品、文創及農遊等五大認證類別,盼能強化市場競爭力及辨識度,帶動地方產業永續成長。

 為改善農業經營環境、提升生產效率,投入 1 億1163 萬餘元辦理苑裡石鎮農地重劃,工程面積約30公頃、預計115年底完工,完成後將可改善該區耕地坵塊畸零不整、缺乏農路及灌溉排水系統不良等問題,讓農民工作更輕鬆、收成更豐碩。

5、拓展特色觀光,綻放城市魅力

 為讓苗栗成為國內旅遊首選之地,縣府持續開發在地觀光特色,拓展口碑行銷,希望能吸引更多遊客前來體驗獨特的苗栗魅力。

 「客家文學花園計畫(第三期)」及「明德水庫自行車暨環湖步道建置計畫(第一期)」近期接續開工,「明湖水岸遊憩廊帶亮點計畫」也已完成相關招商作業,逐步完整苗栗的山海觀光藍圖,其餘如後龍百變影城文創園區預定在今年7月啟動試營運;「客家文學花園景觀工程」及「白沙聖域‧天空之丘-白沙屯至好望角濱海重要廊帶整體規劃計畫」也均在積極趕辦中,相信不久後,更多魅力、精彩的觀光亮點,將在苗栗遍地生輝。

 此外,我們也致力打造苗栗獨有觀光品牌。2024年美國繆思創意大獎第二季評選,「苗栗慢魚海岸」在全球超過8,700 件參賽作品中,勇奪2金、2銀殊榮;交通部觀光署「2024-2025台灣好湯-金泉獎」活動,泰安溫泉共獲最高殊榮「十泉十美獎」等4項獎項;另為推廣苗栗特色伴手禮,我們也舉辦「苗栗特色好物-苗栗金選」徵選活動,共有53家商家獲核發「苗栗金選」標章,成功推播苗栗多元特色與品牌價值。

 6、重視族群發展,開創多元共榮

 眾所期待的都會區原住民族綜合服務中心,預定今年8月將可全數完工,提供原民朋友作為辦理文化祭典、部落大學、文健站等重要活動之場所。

 基礎建設方面,歷時30年,在中央、縣府、公所及賑災基金會等單位共同努力下,泰安鄉司馬限部落家屋重建工程終在113年11月動土,預計114年底完工,不僅為部落族人建造家園,也築起永續發展的希望。

 為布建各族群綿密照顧網絡,全縣目前設有3處原住民族家庭服務中心及16處文化健康站,其中士林站、南庄站及大安站於113年獲表揚為績優文健站,將持續投入原民長者的健康照護工作;此外,全縣第5處新住民服務據點於113年 11月在後龍揭牌成立,加上苗北、苗南 2處新住民家庭服務中心,攜手守護本縣新住民生活大小事。

 7、福利服務升級,醫療照護並重

 為提升醫療效率,同時綿密布建長照資源,縣府積極推動「三階段照護模式」,讓腦中風或脆弱性骨折等年長患者,從急性期治療1至2週後,銜接3至6週急性後期住院照護,之後再轉介至長照機構進行3週喘息服務,除可讓患者得到優質照顧外,也能縮短急症等候病床時間。

 積極打造友善育兒環境,目前全縣共有6處公設民營托嬰中心,提供116個收托名額;規畫今年將再增加3處,預計可增加收托126名嬰幼兒,讓家長安心投入職場。此外,考慮到父母偶爾也需要自己的時間與空間,擴大辦理臨時托育服務,今年起除定點臨托外,新增在宅、到宅及機構式臨托,且家長負擔費用調降至每小時150元,其餘部分由縣府買單。

 在其餘社區型照顧與服務據點部分,目前全縣已有15處身心障礙者多元照顧服務據點、225處社區照顧關懷據點及5處社會福利服務中心,未來將持續建構友善無礙社區照顧網絡,守護每位鄉親。

8、健全勞動市場,激發城市活力

 113 年9月揭牌的「苗栗縣銀髮人才服務據點」,積極創造銀髮族就業機會,迄今已成功媒合225名55歲以上求職者重新進入勞動市場;另本府所轄勞動會館也持續開辦職訓課程,113年開設達30班次,為勞工儲備豐沛職場量能及競爭力。

9、提升警消效率,打造麗淨城市

 為提供縣民優質救護服務,獲中央補助1億880萬餘元汰購各式消防裝備器材;另爭取到3億2448萬餘元辦理獅潭、象鼻、三灣及竹南分隊辦公廳舍新(增)建、拆除重建及整修作業,以提升消防人員勤宿安全,提供縣民更優質服務。此外,為強化科學園區周邊防護能力,再獲行政院核定2億1974萬元辦理銅鑼及頭份分隊廳舍新建工程,因地制宜全力守護鄉親、守護家園。

持續落實治安防護工作,為鄉親打造安居幸福山城,本會期緝毒、打詐攔詐、檢肅槍彈幫派及偵破重大暴力案件共1516 件,其中攔阻詐騙金額近1億5383萬元,成功為鄉親守住得來不易的血汗錢。

 

https://www.miaoli.gov.tw/News_Content2.aspx?n=269&s=854440




新北市體育局「讓運動成為日常 給市民優質的環境」專題報告

 

新北市體育局「讓運動成為日常 給市民優質的環境」專題報告

第737次市政會議體育局專題報告:讓運動成為日常  PDF

0507優化運動環境設施 打造全齡共融運動城 侯友宜:藉2025世壯運展現新北多元運動環境

【新北市訊】新北市政府今(7)日召開市政會議,體育局以「讓運動成為日常 給市民優質的環境」進行專題報告,市長侯友宜表示,市府持續優化運動環境,打造新北成為全齡運動城市。2025雙北世界壯年運動會即將登場,新北提供21處競賽場地,其中5處設於國民運動中心,展現運動中心除了作為民眾日常運動空間,也能舉辦賽事,讓新北多元運動環境躍上國際舞台。

侯友宜表示,新北是全臺運動中心數量最多的城市,目前啟用16座運動中心及2座水上活動中心,以一館一特色打造獨特場館設施,例如中和運動中心的曲棍球場、土城運動中心的室內冰宮及匹克球場等。

其中,板橋、中和、蘆洲、三重及新店將作為世壯運賽會場地,迎接來自各國好手來比賽。此外,市府持續完善轄內運動空間,增加13處小型健身房及42座運動天幕,打造全天候、全齡化運動環境。

隨運動需求增加,市府啟動「第二國民運動中心」計畫,投入58億元,在人口超過25萬的區域規劃第二座運動中心。侯友宜指出,目前興建中的板橋、蘆洲第二運動中心將於115年完工;新莊、三重已確定地點正在設計規劃;新店、中和正在選址階段,持續增加優質運動場域,讓市民就近培養運動習慣。

侯友宜也提到,除了建設運動中心,大型運動場館的規劃更是帶動城市發展的驅動力,如新北大巨蛋將以智慧園區概念規劃,盼結合國際運動賽事、藝文展演及休閒娛樂等多元功能,進一步帶動商業經濟發展。

此外,市府不斷優化場館設施,例如板橋田徑場復刻巴黎奧運紫色跑道,新莊棒球場完成全面整建;並陸續翻新原有國民運動中心設施,讓運動環境更貼合民眾實際使用。為落實運動平權,市府打造鹿角溪身障棒壘球場;在新北市輪椅夢公園提供手搖車租借服務,更於林口運動中心射擊場開設身心障礙射擊班,以照顧不同族群運動需求。


2025年5月5日 星期一

【嘉義市】阿里山林業鐵路北門車站飯店ROT案


北門車站飯店正式委由煙波集團經營20年 預計2026年修建完工 


阿里山林業鐵路北門車站飯店ROT案今簽約!煙波集團進駐 黃敏惠市長見證嘉義市觀光再升級 | 中央社訊息平台

(中央社訊息服務20250305 14:51:14)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阿里山林業鐵路及文化資產管理處與煙波集團今(5)日舉行「嘉義市阿里山林業鐵路北門車站飯店ROT案」簽約儀式。黃敏惠市長受邀出席,見證歷史一刻。

黃敏惠市長感謝阿里山林鐵處的用心與努力,在88風災後達成耗時費力繼完成林鐵全線通車後,完成北門車站飯店轉型升級任務,未來將與煙波集團攜手共同為嘉義市帶來新地標;也感謝煙波集團選擇嘉義市發展飯店經營版圖,期待共同攜手推動嘉義市觀光旅宿升級。

黃敏惠市長表示,嘉義市是本島面積最小的城市,只有約60平方公里,但旅宿家數今年達到三位字數100家,並陸續吸引如包括IHG集團voco酒店、假日智選飯店等國際酒店品牌進駐,更在今日迎來優質的煙波集團加入。

這不僅象徵著嘉義市旅宿業成功的轉型升級,也顯示嘉義市在全台觀光版圖中的重要性日益提升。感謝林鐵及文資處在88風災後的不懈努力,繼去年完成林鐵全線通車後,再成功引入優質的飯店業者,也感謝煙波集團執行長鄭君寰所帶領團隊看見嘉義市的發展潛力,願意運用豐富的經驗與資源,將北門飯店這座在地民眾相當關心的建築,打造為新地標。

黃敏惠市長分享,嘉義市是國際級景點阿里山的起點,擁有百年鐵道文化、豐富的人文底蘊。當疫情影響國際觀光客來臺之際,嘉義市調整體質、持續提升旅遊品質,努力在近年收穫成果,近年來嘉的旅客逐年攀升,持續吸引海內外遊客慕名而來。

完善的交通網絡對於觀光發展至關重要,高鐵聯外的輕軌建設,不僅是串聯遊客來訪嘉義市、前往阿里山最重要的交通建設,更是串聯高鐵、林鐵及台鐵的最後一哩路。推動輕軌建設不僅是中央對嘉義地區的承諾,更關係到地區的整體發展。

希望中央看見嘉義市作為鄰近產業生活圈的重要地位,行政院打造「大南方新矽谷」的半導體S廊帶,應該更加厚植嘉義市的實力,希望中央正視嘉義地區交通建設需求、推動輕軌建設,擦亮阿里山這塊代表嘉義市、代表台灣的國際招牌。

林鐵及文資處王昭堡處長表示,很高興與煙波集團正式簽約,啟動北門飯店的ROT計畫, 由煙波公司整修與營運,打造在北門車站旁煥然一新的地標。

期待北門飯店的重新啟用,將為嘉義地區,以及阿里山、大阿里山風景區,帶來極大的觀光與經濟效益,為嘉義觀光產業注入新的活力。

煙波集團執行長鄭君寰強調,嘉義市將成為集團未來拓展的重要據點。嘉義市在疫情後展現了強勁的觀光發展潛力,作為阿里山入口門戶,市區內的6000多棟木屋宛如另一座森林、豐富文化景觀也極具與飯店遊程串連的發展價值,嘉義市正是集團發展觀光不可或缺的戰略城市。

此案預計投入2.5 億資金於飯店內外規劃設計及裝修工程費用,並至少提供131 間客房、2 間餐廳等設施,待北門飯店的重新啟用,為嘉義地區及觀光產業注入新的活力。


市長與王昭堡處長(左三)及 煙波集團執行長鄭君寰(右三)等多位貴賓於北門車站前合影

今日典禮,林業及自然保育署林澔貞副署長、行政院雲嘉南區聯合服務中心李碧菁副執行長、交通部觀光署阿里山風景區管理處陳榮欽副處長及多位立委代表、議員、里長等貴賓也共同與會,見證歷史一刻。


北門車站


大合照


市長與王昭堡處長(左三)及 煙波集團執行長鄭君寰(右三)等多位貴賓於北門車站前合影


2025年5月4日 星期日

【臺南市】安平五期 市政中心商圈

 

安平五期湧重大建設 信義房屋:房市發展可期 | 中央社訊息平台

(中央社訊息服務20250504 10:00:00)  安平五期作為台南市政中心商圈,近年來發展迅速,信義房屋專家表示,此區不僅有亞果碼頭「海洋之心」等重大建設加持,更有高架捷運綠線及跨海大橋等交通建設,房市前景備受期待。專家指出,該區排水系統良好,未曾發生淹水狀況。

信義房屋安平永華店專案經理王湘宜說,安平五期位於台南市政中心,區域環境完善,眾多政府機關匯集,周邊有家樂福、新光三越等大型商場,近年來更有多家銀行進駐永華路,目前已有四家銀行設點,生活機能相當便利。

王湘宜指出,安平五期最受矚目的建設是亞果碼頭的「海洋之心」,結合度假、餐飲、住宿等多元功能,特別是總價1億至2億間的遊艇Villa,主打門口可直接停泊遊艇,吸引高資產客群。該建案結合商場與度假飯店,引入高端餐飲業者,不僅提升觀光效益,北部資金對南部投資還能帶動安平五期房價及生活發展,創造更多就業機會。

交通建設方面,王湘宜強調,永華路高架捷運綠線於2月修正方案確認,並規劃興建跨海大橋連結安平五期與舊安平。雖然北外環道路不在五期內,但未來第四期工程完工後,預計可將南科通勤時間從40分鐘縮短至20分鐘,而安平五期距離北外環僅需5-10分鐘車程,提升交通便利性。


信義房屋安平永華店專案經理王湘宜說,安平五期位於台南市政中心,區域環境完善,生活機能相當便利。

「安平五期具備豐富學區資源與高綠地比例兩大優勢」,王湘宜補充,區內有4所國小、3所國中及1所高中,學校校風良好,尤其慈濟中小學備受家長青睞。此外,林默娘公園、府平公園等千坪以上大型公園,使其成為台南市中心綠地率最高區域之一。

目前安平五期房價依屋齡而異,30年中古大樓每坪約18-22萬,20年左右中古屋每坪22-26萬,5-10年屋齡每坪26-28萬,5年內新屋則達28-32萬,預售屋成交價約每坪35-43萬。主流產品為中古屋三房搭配平面車位,以及總價約1500萬的新成屋大樓產品,另有2000萬以內透天厝也頗受歡迎。

針對「常淹水」傳聞,媒體報導的淹水問題主要發生在運河周邊的新舊安平交界處,過去僅發生過兩次,皆為颱風連日豪雨加上漲潮所致。王湘宜以在地人30年安平居住經驗表示,雖有人認為安平鄰近海域可能有淹水問題,但安平五期道路規劃完善,排水系統良好,區內至今也並無天災導致的淹水狀況。

王湘宜分析,安平五期適合多元購屋族群,包括追求良好居住環境及學區資源的小家庭,選擇在此購置度假宅享受臨海生活的退休族等。作為重劃區,安平五期道路規劃寬敞筆直,提供更佳生活品質與便利性。



中國醫藥大學美術館

 

普立茲克建築教父Frank Gehry設計「中醫大美術館」動土 盧市長:世界級大師建築匯聚台中!

https://www.taichung.gov.tw/2975133/post

打造全世界最好的美術館!被譽為「普立茲克建築教父」、設計西班牙「畢爾包古根漢美術館」的世界級建築大師法蘭克・蓋瑞(Frank Gehry),首座於東亞設計的大學美術館「中國醫藥大學美術館」今(3)日動土,預計2028年完成啟用。市長盧秀燕表示,繼伊東豊雄的「台中國家歌劇院」、妹島和世與西澤立衛的「台中綠美圖」、隈研吾的「台中巨蛋」與「勤美術館」、安藤忠雄的「童書之森」後,台中再添一座國際頂尖大師作品,讓台中被世界看見。

盧市長表示,中國醫藥大學打造美術館,是追求卓越的極致展現。中國醫藥大學本就是全台頂尖的醫學大學,如今由法蘭克・蓋瑞設計的美術館,更是將醫學、人文、科技與藝術融合,預期將成為世界級的文化地標。她特別感謝中國醫藥大學及董事長蔡長海團隊的努力,也感謝96歲高齡的蓋瑞大師,將建築生涯最藝術、最巔峰的黃金20年投注在這座美術館,打造全世界最好的美術館。

盧市長提到,台中在中央與地方、產官學的共同努力下,持續累積國際級建築與文化量能,從伊東豊雄、妹島和世、西澤立衛、隈研吾到安藤忠雄,如今再迎來法蘭克・蓋瑞,每一位都是頂尖建築大師,她代表台中286萬市民,向所有為城市文化努力的人致敬與感謝。

文化局說明,中醫大美術館將成為東亞第一座由普立茲克建築獎得主法蘭克・蓋瑞(Frank Gehry)設計的大學美術館,建築外觀以折疊金屬與起伏的不鏽鋼打造,可捕捉光線,展現如同水彩畫般的繽紛效果,落成後將成為台灣首座結合醫學與藝術、展示與教育、在地與國際的綜合性美術館。

此外,中醫大去年12月延攬曾任高雄市立美術館館長的李玉玲擔任館長,同時作為聯合亞洲大學附屬現代美術館的館長,未來將一同推動「中亞聯大」計畫,將以「亞洲性」、「健康福祉」為雙「館」齊下的治館理念,與醫院緊密合作,成為關注健康、打開藝術的平台,與全球對話。

文化局也提到,台中近年積極推動城市美學與藝文建設,預計今年底正式開館的「台中綠美圖」,由市立圖書館與市立美術館共構,同樣位於水湳經貿園區,與中醫大美術館將共同為水湳地區注入豐富的藝術能量。

今日動土典禮,台中市長盧秀燕親自出席,與中國醫藥大學曁醫療體系董事長蔡長海、中國醫藥大學校長洪明奇、中國醫藥大學水湳國際健康產學園區籌備處主任委員周德陽、中亞聯大雙美術館館長李玉玲、教育部長鄭英耀、教育部政務次長張廖萬堅、中央研究院院士李遠哲、李文華、潘玉華、江安世、立委楊瓊瓔、台中市議會副議長顏莉敏、市議員楊大鋐、劉士州、曾朝榮、陳俞融、黃佳恬、黃馨慧、陳成添、陳政顯等人皆出席。

市府團隊包含秘書長黃崇典、副秘書長張大春、水利局長范世億、建設局長陳大田、文化局長陳佳君、都發局長李正偉、消防局長孫福佑、法制局長李善植、民政局長吳世瑋、衛生局長曾梓展、交通局長葉昭甫、數位發展局長林谷隆、運動局專員吳宗學亦到場共襄盛舉,立法院副院長江啟臣也由夫人劉姿伶到場、市議員林祈烽也派代表與會,與許多貴賓共同見證這座嶄新文化地標的重要時刻。


中醫大美術館興建,將成亞大室設系學習殿堂 | 中央社訊息平台

https://www.cna.com.tw/postwrite/chi/400809



(中央社訊息服務20250505 12:05:34)世界建築大師安藤忠雄打造的亞洲大學附屬現代美術館啟用12年後,「中亞聯大」中醫大另一鉅作,由「普立茲克建築獎教父」Frank Gehey(法蘭克蓋瑞)興建的「中醫大美術館」5月3日舉辦動土典禮,由於美術館的設計極具變化與自由度,被喻為是「台灣建築史上施工難度最高的建築」。特別的是,Frank Gehey團隊同意和亞大室設系共同教學,提供美學教育、創意與設計等課程,讓同學能見證歷史、參與建築巨人的夢想建築。

由重量級國際建築師Frank Gehry親自設計,東亞唯一、為台灣量身打造的中醫大美術館,歷經10年規劃,終於動工。他的作品最大特色就是以解構、扭曲的金屬,展現跳舞般的線條,在全球最著名的作品就是1997年以鈦金屬打造的西班牙畢爾包古根漢美術館,中醫大美術館可望成為與古根漢齊名的美學新地標。

中醫大暨醫療體系董事長、亞大創辦人蔡長海表示,中醫大美術館的興建,希望在教育、醫療與生技領域外,更進一步以建築、藝術為台灣奉獻心力,透過世界知名建築師的作品,讓世界看見台灣。世界一流的城市,有世界一流的大學;而世界一流的大學,不僅擁有卓越的學術研究能力,更擁有世界級的美術館,讓學術、藝術緊密結合。

亞大校長蔡進發指出,「美學教育」是大學的靈魂,「生活美學能力」也是亞大學生的核心能力之一。亞大現代美術館是全台第一座大學附屬現代美術館,是學生重要的學習場域;現在又多了中醫大美術館,讓亞大學生有更多學習資源能接軌國際。未來,中醫大美術館、亞大現代美術館也將與哈佛大學Fogg Museum、史丹佛大學Cantor Arts Center、牛津大學Ashmolean Museum、劍橋大學 Fitzwilliam Museum等建立國際聯盟,藉此提升台灣的教育、藝術與文化的國際地位。

中醫大、亞大雙館美術館長李玉玲說,蔡長海創辦人作為一位醫生、教育家、企業家,創立了兩座美術館,是台灣僅見。由於「中亞聯大」是大學、醫療雙軌並重的體系,雙館的發展策略會帶入「新的藝術詮釋方法學」,從傳統對藝術作品本體意義的認識,轉變成探討藝術創作成為「媒介」的溝通力量,也就是,美術館成為推進跨域思考、引發多元學科對話的平台和機制。

亞大室設系講座教授、中醫大美術館建築總顧問劉育東指出,中醫大美術館的建築設計延續Frank Gehry一貫自由流動、雕塑感強烈的風格,不僅在形式上極富挑戰,在施工技術上更是突破性重大,施工品質勢必需達到媲美畢爾包古根漢美術館、洛杉磯迪士尼音樂廳、巴黎LV基金會的建築水準。他所設計的中醫大美術館,以折疊金屬和起伏的不鏽鋼打造,捕捉天空千變萬化的光線,展現如同水彩畫般的繽紛效果。這項創新手法,展現他對材料語言的深刻理解,在城市脈絡中,譜寫出建築與藝術交融的全新篇章,創造城市美學和活力,可見這座美術館的未來潛力與藝術價值。

亞大室內設計系主任施勝誠表示,中醫大美術館是繼安藤忠雄所設計的亞大現代美術館後,再一次讓同學能近距離參與世界級建築的珍貴機會。與Gehry團隊、羅興華建築師合作,不僅象徵國際與本地建築專業的深度交流,也讓學界有機會直擊高難度建築施工的第一線。

施勝誠主任說,該系將整合「基本設計課程」、「室內設計資訊塑模(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 BIM)」等核心教學,結合實地工地參訪,與國際、國內專業設計團隊、建築立面國際專業施工團隊、國內營造專業團隊等協作,打造前所未有的建築實務學習平台。

這不只是一次建築工程,更是一場橫跨教學、實作與文化思維的深度歷練。讓同學能「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不僅是見證台灣建築與藝術發展重要里程碑,並且與大師共創歷史,參與90歲建築大師Frank Gehey的人生顛峰之作。

中醫大學美術館動土典禮,教育部長鄭英耀(左1)、台中市長盧秀燕(右1)、中醫大暨醫療體系董事長蔡長海(左2)、及Frank Gehry團隊建築師代表David Nam(右2),攜手見證Frank Gehry東亞唯一鉅作啟動。(中醫大提供)

中醫大美術館動土典禮,中國醫藥大學暨醫療體系董事長蔡長海 (左2)、建築總顧問劉育東(左1)、Frank Gehey事務所代表David Nam (右2)、Kamran Ardalan (右1)建築師合影。(Photo by Sean)

中醫大學美術館動土典禮,建築總顧問劉育東(左8)、Frank Gehey事務所代表David Nam (左7)、Kamran Ardalan (左6)建築師、羅興華建築師(右8)等國內外建築界產學代表合影。(Photo by Sean)

中醫大美術館由美國建築大師Frank Gehry設計,是他在東亞的唯一鉅作,不僅是台灣建築、藝術發展的重要里程碑,更將成為嶄新的國際級地標,也是亞大學生的學習殿堂。(中醫大提供)



2025年5月3日 星期六

【新竹市政府】永續安居,竹步前行

 

古蹟修復也要有美學!邱臣遠代理市長:新竹市役所圍籬美出新高度 呈現美術館百年底蘊 | 中央社訊息平台


竹市嶄新形象識別LOGO曝光! 全新工程圍籬Slogan展現城市願景 | 中央社訊息平台

(中央社訊息服務20231225 09:45:24)新竹市政府公布嶄新識別標誌與工程圍籬標語,將於今(25)日起正式上路!市長高虹安表示,此次全新工程建設標語為「永續安居,竹步前行」,象徵市府團隊努力打造市民宜居的城市環境,不斷向前邁進的建設精神;為強化整體美觀及加強易識別性,全新的城市形象識別標誌與獲得多項國際設計大獎的「羊格設計團隊」(Younger Design)合作,展現出竹市邁向多元發展與安居科技城的城市願景,讓新竹市民感受到不同的城市風貌,打造幸福友善的宜居永續城市。

高市長指出,此次形象識別標誌與工程圍籬標語,由曾獲「金點概念設計獎、台北設計獎、桃園設計獎、James Dyson Award、IF Design Student Award」等殊榮的羊格設計團隊親自操刀,其團隊設計師鈺群更是新竹在地出身的年輕設計師。

高市長說,市府團隊秉持「面對問題,解決問題;重新開工,努力完工」的建設精神,針對延宕多時或流標多次的工程進行積極檢討,包含建功高中新建校舍、富禮國中射箭場館、龍山東路交通改善規劃、停七停車場、關埔國小三期景觀工程等數案均已順利決標,也積極展開各項攸關竹市發展與市民生活的建設,包括加速推動汙水下水道接管、側溝改善、安心路平等工程,透過嶄新的形象識別標誌與工程圍籬標語,期望讓市民對市府的公共工程有煥然一新感受。

羊格設計表示,此次形象識別標誌設計以「新竹市風城」為主軸發想,延續市徽中「竹」的涵義延伸,並以竹子本身為構圖,強調竹節成長的樣貌,呈現竹市進步、成長向上的概念,同時以城市街景呈現逐漸步入「安居科技城」的願景,並利用竹市「風」的特色,勾勒風吹過竹林的風切感與風掠過旗幟的波動意象,展現出竹市的多元與邁向安居科技城的趨勢,此標誌以三向構成竹市府嶄新形象識別的概念,用翻轉、多面成形的設計,代表著竹市未來朝多方面發展。

工務處表示,此次新形象識別標示,將於12月25日於新竹市政府網站公告,工程圍籬標語也將提供竹市工程單位及招標工程廠商下載,亦透過後續新招標之公共工程標案宣導使用此形象識別標示,新建案設置公共工程施工圍籬時,將採用新式形象識別標誌與工程圍籬標語,也期望新竹市城市建設能讓所有市民達成「永續安居」、公共工程品質及城市發展能「『竹』步前行」。竹市嶄新形象識別LOGO曝光!全新工程圍籬Slogan展現城市願景。

竹市嶄新形象識別LOGO曝光!全新工程圍籬Slogan展現城市願景。
竹市嶄新形象識別LOGO曝光!全新工程圍籬Slogan展現城市願景。
竹市嶄新形象識別LOGO曝光!全新工程圍籬Slogan展現城市願景。

訊息來源:新竹市政府(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