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30日 星期一

台灣解碼中

 

台灣解碼中 - YouTube

這是個努力把政府文件,翻成白話文的YouTube頻道,目前專注於「交通建設、都市發展、重大工程、在地故事」四大面向,時間橫跨過去、現在與未來。之後有餘力,希望能擴及台灣其他方方面面。 固定每周五19:30上新片,每月最後一周休息。


幾歲、住哪、你是誰?為什麼想開這個頻道?10萬訂閱QA問答來了!(本集為Podcast)|台灣解碼中 - YouTube

2025年6月26日 星期四

公共運輸旅運服務升級合作備忘錄(MOU)

 

運研所攜手觀光署 優化公共運輸服務×永續觀光旅遊 跨域合作正式啟航!

為強化臺灣公共運輸系統與觀光資源之深度整合,交通部運輸研究所(下稱運研所)與交通部觀光署(下稱觀光署)於114年6月26日假觀光署旅遊服務中心1樓多功能展演廳舉辦「公共運輸旅運服務升級合作備忘錄(MOU)」簽署儀式,由運研所林繼國所長與觀光署周永暉署長共同簽署,並由交通部陳彥伯政務次長擔任見證人,正式宣告兩大機關共同推動「永續觀光旅遊」與「優化公共運輸服務」雙核心主軸的合作啟航,為我國觀光與公共運輸政策協同推進開啟新局。

本次合作係運研所與觀光署透過簽署合作備忘錄方式,串聯「各區域運輸發展研究中心」(以下簡稱區域中心)與「區域觀光圈」進行全面性策略合作,期以兼具整合各區域資源、專業旅運規劃、優化公共運輸服務、觀光發展需求與觀光永續導向的跨域模式,提升旅運便利性與促進觀光永續發展,共同促進公共運輸旅運服務的升級發展。

協力推動雙核心主軸,打造交通與觀光融合典範
本次簽署之「公共運輸旅運服務升級合作備忘錄(MOU)」,以「推動永續觀光旅遊」與「優化公共運輸服務」為兩大核心主軸,奠定雙方跨域合作基礎。觀光署將以「行宿食遊購」為概念導向,整合區域觀光圈觀光資源,盤點觀光旅運需求,導入交通觀光整體規劃思維;而運研所則將督導區域中心,提供專業交通與旅運服務規劃建議,協助觀光署推動永續觀光旅遊。

此外,運研所亦將督導各區域中心協助觀光署,針對區域觀光發展需求,優化公共運輸接駁服務,並配合觀光署推動「台灣好行」景區接駁公車,提升遊客轉乘與旅遊動線之友善性與整合度,強化地方觀光交通能量,實現交通與觀光雙引擎並進。

各區域研究中心與觀光署代表齊聚一堂,共同見證合作啟動
本次簽署儀式邀請來自各區域中心及觀光署、國家風景區管理處代表共襄盛舉,透過中央與地方、交通與觀光之跨層級協作機制,未來將推動更具效率與在地特色的旅運改善計畫,並共同探索具永續性、創新性與智慧化導向的觀光交通模式。

觀光署周永暉署長表示,我國觀光發展已逐步朝向深度體驗與區域鏈結,交通服務的便利與品質將是旅客體驗的重要關鍵。本次合作有助於將各區域觀光圈之需求具體轉化為觀光旅運政策與行動方案,推進整體觀光服務升級。

運研所林繼國所長亦表示,自104年起交通部即責請運研所推動「補助學界成立區域運輸發展研究中心計畫」,結合大專院校深厚的研究能量,協助地方政府推動公共運輸發展。本次MOU的簽署,代表運研所與觀光署進一步擴大跨域合作的格局與深度。未來,運研所將持續督導區域中心,協助觀光署針對區域觀光需求,透過完善及可靠的公共運輸系統,讓遊客能夠安心、便利地抵達各個景點,活絡在地旅遊產業。

落實政策行動力及延續性
雙方本次簽署之合作備忘錄自簽署日起生效,未來將持續透過合作機制滾動修正與推進,針對各區域之觀光特性與運輸需求,導入創新規劃策略,實踐永續發展與智慧服務之政策目標。

此次跨域協作不僅彰顯交通部在運輸與觀光雙軌發展上的政策整合能力,也展現我國邁向高品質、低碳永續旅遊體驗的重要決心。隨著本合作備忘錄的簽訂,不僅代表雙方共識凝聚,更揭開實質協作的新篇章,將引領臺灣觀光旅運服務朝向更便捷與永續的方向穩健邁進。



2025年6月24日 星期二

體驗台中魅力.暢遊台中自行車道及登山步道

 

推動永續旅遊、打造自行車城市 盧市長力邀民眾走訪台中

台中透過完善的自行車道與登山步道建置,以及創新行銷策略,成為全台最適合慢遊的永續旅遊城市。市長盧秀燕表示,台中步道設施分級,有適合全家共遊的親子級,也有休閒級或難度較高的健腳級,打造全齡的觀光環境,她也推薦「望月峰獻堂登山步道」,可輕鬆悠遊且別具歷史意義。

台中市政府觀光旅遊局長陳美秀今(24)日在市政會議中以「體驗台中魅力暢遊台中自行車道及登山步道」為題進行專案報告,說明台中不僅榮獲多項國內外永續旅遊大獎,更透過城市基礎建設與智慧科技的整合,大幅提升市民與旅客的戶外體驗,創造豐碩觀光效益。

盧市長指出,台中市的步道依難易度分為親子、休閒與健腳等級,適合各年齡層。其中她私心推薦霧峰的「望月峰獻堂登山步道」,當年林獻堂曾邀請梁啟超到此座山峰遊覽觀光,步道不大但具歷史文化意義。隨著下半年假期增加,歡迎民眾利用小長假走訪台中,享受多元又安全的戶外旅遊體驗。

陳局長說明,目前台中市已建置94條自行車道,總長度達780.77公里。從市區綠廊、鄉間小徑到濱海路線,豐富的地貌造就多元化的單車旅遊選擇。例如后豐鐵馬道與東豐自行車綠廊每年吸引超過600萬人次騎乘,成為國內知名的自行車旅遊景點。

為提供更安全與智慧的騎乘環境,台中市在潭雅神綠園道導入AI影像辨識與智慧號誌系統,預計今年底完成改善10處路口。此外,人車分道建設也持續優化,目前比例已達54.7%,預計115年將提升至64.9%。

另外,觀旅局也積極創新數位服務,推出「一騎出發吧」APP,整合導航、路線推薦與商家優惠;APP亦設有碳點數制度,讓騎乘者可兌換超過百家在地商家優惠,提升觀光參與度與在地消費。

而每年一度的「台中自行車嘉年華」更是單車迷的年度盛事, 自108年起吸引超過5萬人次參與,創造約1.2億元觀光產值。活動結合單車特技、藝文展演及親子體驗,成功將運動休閒與觀光經濟結合,擴大城市品牌影響力。

陳局長也提到,台中市積極整建並推廣登山步道,全市現有65條登山步道,總長度達113.95公里,路線涵蓋親子級、休閒級及健腳級,滿足不同族群的登山需求。以「谷關七雄」為代表的中級山群,不僅吸引大量登山愛好者挑戰實體完登,更結合數位認證與環境永續概念,自去年起推動證書全面數位化,並設計「一輪、二輪、五輪、十輪」等紀念徽章,深受山友好評。

其中,環山獵人登山步道榮獲行政院公共工程金質獎佳作與台灣景觀大獎雙料冠軍,並以結合「數位孿生技術」提供720度全景影像導覽,成為創新與觀光兼具的成功案例。觀旅局也擴充「大玩台中」APP,結合沉浸式體驗與在地導覽,深化遊客的自然與人文感受。

陳局長表示,未來觀旅局將持續整合山海屯都各區域特色,推出更多具主題性、可串聯不同景點的自行車與步道旅遊路線,並搭配智慧化、友善化設施,深化台中「低碳慢遊」的城市印象,讓更多民眾與遊客能夠「騎」遇與「行」遇台中之美。


第675次市政會議(114年6月24日)

觀旅局「體驗台中魅力.暢遊台中自行車道及登山步道」專案報告

https://www.rdec.taichung.gov.tw/3023187/post





































【臺北市】南港新都公辦都更

 

臺北市「南港新都」公辦都更

https://www.gov.taipei/News_Content.aspx?n=F0DDAF49B89E9413&sms=72544237BBE4C5F6&s=2762AFDF473B8F1D



2025年6月22日 星期日

【臺北市】捷運工程局土地開發案


臺北市政府捷運工程局    https://www.dorts.gov.taipei/

臺北市政府捷運工程局-土地開發

https://www.dorts.gov.taipei/cp.aspx?n=E4524D9C21DBF166


規劃中

信義線東延段廣慈/奉天宮站捷運開發案

https://www-ws.gov.taipei/001/Upload/388/relfile/17619/134207/e4d3319f-ac21-42d9-9a87-8fbb3070ecfb.pdf

 

土城線延伸頂埔地區頂埔站土地開發案

https://www-ws.gov.taipei/001/Upload/388/relfile/17619/134207/5aec3b79-1494-4a55-8aa6-ac40c58565cb.pdf

 

板橋線新埔站3聯合開發案

https://www-ws.gov.taipei/001/Upload/388/relfile/17619/134207/31cd4e6e-e5bd-426e-9530-41dcec84f9aa.pdf

 

環狀線東環段Y39站捷運開發案

https://www-ws.gov.taipei/001/Upload/388/relfile/17619/134207/577d1d34-1e42-4a91-84f8-3a8d2103c4fc.pdf

 

環狀線東環段Y37站捷運開發案

https://www-ws.gov.taipei/001/Upload/388/relfile/17619/134207/a94e0d62-8b86-43c5-8535-cb73c4fb563e.pdf

 

環狀線北環段Y22A站捷運開發案

https://www-ws.gov.taipei/001/Upload/388/relfile/17619/134207/2ad845b4-2df8-4130-ba07-94f93cf96114.pdf

 

環狀線北環段Y20B站捷運開發案

https://www-ws.gov.taipei/001/Upload/388/relfile/17619/134207/8fe327d1-0a6a-4989-8aac-1f326df54d48.pdf

 

環狀線北環段Y23站捷運開發區2土地開發案

https://www-ws.gov.taipei/001/Upload/388/relfile/17619/134207/5264c979-8345-42a8-97dd-50604e9caf57.pdf

 

環狀線北環段Y21站捷運開發區3土地開發案

https://www-ws.gov.taipei/001/Upload/388/relfile/17619/134207/486ad268-4cd6-4d4b-8fb7-6f7caa9ae9af.pdf

 

環狀線北環段Y21站捷運開發區2土地開發案

https://www-ws.gov.taipei/001/Upload/388/relfile/17619/134207/2bdcffed-32ef-4cff-ae10-4af1f677dd0c.pdf

 

環狀線南環段Y3站捷運開發區1案土地開發案

https://www-ws.gov.taipei/001/Upload/388/relfile/17619/134207/58216012-dd62-4ae5-a508-ff541a4cfecc.pdf

 

萬大線中和站20土地開發案

https://www-ws.gov.taipei/001/Upload/388/relfile/17619/134207/b7e30732-283c-4f5a-8015-f7fa0ff449a0.pdf

 

萬大線第一期中和高中站捷五捷運開發案

https://www-ws.gov.taipei/001/Upload/388/relfile/17619/134207/4ad3e82f-4798-4aff-8b29-3b1682477c08.pdf

 

萬大線連城錦和站4土地開發案

https://www-ws.gov.taipei/001/Upload/388/relfile/17619/134207/e80231bc-7c9d-438c-8a81-efde616916e8.pdf

 

萬大線廈安站捷十土地開發案

https://www-ws.gov.taipei/001/Upload/388/relfile/17619/134207/83a31b6e-a913-4aaa-bf21-e5f62912958b.pdf

 

萬大線中正紀念堂站捷四土地開發案

https://www-ws.gov.taipei/001/Upload/388/relfile/17619/134207/4cf6e6f4-04c8-40a2-9e02-931e8cb369bf.pdf

 

萬大線金城機廠暨莒光站用地土地開發案

TWBUILDINGTHEME【臺北市】捷運萬大線金城機廠暨莒光站用地土地開發案

 

萬大線加蚋站(LG04)捷運開發區九用地土地開發案

https://www-ws.gov.taipei/001/Upload/388/relfile/17619/134207/d55e8c60-0717-4b60-880a-431330186de6.pdf

 

施工中

萬大線連城錦和站(LG07)捷運開發區3用地土地開發案

https://www-ws.gov.taipei/001/Upload/388/relfile/17619/134207/50631784-b4e7-4af9-8937-bcf2dec90add.pdf



臺北市政府都市發展局 - 臺北市大眾運輸導向都市發展(TOD)專區


TWBUILDINGTHEME:臺北市大眾運輸導向之都市發展(TOD)

TWBUILDINGTHEME臺北市TOD大眾運輸導向推動計畫倡議專家學者研討會〔110年10月29日〕


臺北捷運TOD專區-我有話要說-眾開講-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臺

臺北捷運TOD專區


各車站介紹 

北環段車站概述

Y24

Y25

Y26

Y27

Y28

Y29 

南環段車站概述

Y1

Y1A

Y2A

Y3

Y4 

東環段車站概述

Y30 (規劃中尚未定案)

Y31 (規劃中尚未定案)

Y32 (規劃中尚未定案)

Y33 (規劃中尚未定案)

Y34 (規劃中尚未定案)

Y35 (規劃中尚未定案)

Y36 (規劃中尚未定案)

Y37 (規劃中尚未定案)

Y38 (規劃中尚未定案)

Y39 (規劃中尚未定案)


110-09-09加速臺北捷運土地開發招商 110年投資金額近45億元

繼今(110)年3月松山線松江南京站(捷13)及7月板橋線新埔站(捷三)等2處土地開發案完成招商簽約,臺北市政府捷運工程局再於8月27日報府核定環狀線北環段Y26站開發案經評選之最優申請人,即將於10月間完成簽約,3案投資金額合計近45億元。

同時,配合捷運系統建設推動的土地開發案計88處,目前已完成62處,施工中2處,已簽約設計中7處,加上1處已通知簽約,尚餘16處正辦理用地取得及先期規劃作業中,將陸續推出。累計節省土地徵收費已達354億元以上,並取得開發效益償還捷運建設自償性經費超過85億元,迄今持有開發公有不動產可出租面積達10.7萬坪,長期穩定的租金收入每月近1.1億元。

捷運局表示,今年受疫情衝擊,連帶影響廠商投資意願。但在該局持續推動下,自3月以來,已陸續與保強建設、旺泰建設及忠泰長虹等投資人完成松江南京站(捷13)及新埔站(捷三)等2處開發案投資契約簽定,簽約金額合計達40億元,投資人承諾土地所有權人最低分配比率,較捷運局公告比率提高6%~14%;另環狀線北環段Y26站開發案簽約金額近5億元,最優申請人將捷股份有限公司承諾土地所有權人最低分配比率,競價結果亦較公告比率提高12%以上。

捷運局進一步強調,為帶動地方發展與繁榮,土地開發招商作業不會因疫情而放慢步伐。預計明年上半年推出捷運萬大線廈安站開發案及最大規模的金城機廠暨莒光站開發案。其中,基地面積近12公頃的金城機廠暨莒光站開發案,投資金額預估達220億元。該局也將持續建構一個公正透明、公平合理的土地開發投資環境,並加速地區環境與景觀的改善。


臺北捷運 業務簡介


 

  




臺北捷運土地開發




桃園市小檜溪重劃區

 

小檜溪重劃區居住氛圍取勝 信義房屋觀察「換屋退休族」最愛 | 中央社訊息平




2025年6月19日 星期四

新北市原民歲時祭儀廣場

 

新北市政府原住民族行政局      https://www.ipb.ntpc.gov.tw/


第743次市政會議原民局專題報告:城市新地標 打造新北首座原民歲時祭儀廣場 PDF


新北首座原民歲時祭儀廣場今年底完工 侯友宜:打造文化尊重與包容的友善城市

【新北市訊】新北市政府今(18)日召開市政會議,由原民局以「城市新地標 打造新北首座原民歲時祭儀廣場」進行專題報告,市長侯友宜表示,新北市原住民族人口約6萬2千人,為全國六都排名第二,多數生活在都會區,市府打造首座原民歲時祭儀廣場凝聚原民朋友情感、延續原民文化,預計今(114)年底完工。

侯友宜指出,新北過去舉辦部落重要的歲時祭儀多分散在20個行政區,需要一個可以凝聚部落情感、延續原族文化的基地。為此,市府興建首座原住民歲時祭儀廣場,座落三峽區隆恩埔原民社宅旁,不僅是多數原民分布的區域中心點,更鄰近國道2號交流道旁,方便族人活動聚會。

原民歲時祭儀廣場採弧形穹頂設計,象徵阿美族的傳統花帽,地坪為跳色地磚,同時標示著方位,建築元素充分融合原民文化,提供原民朋友聚會有歸屬感的場域。針對廣場營運使用,侯友宜責成各局處研議,在保障原住民族優先使用前提下,也開放其他族群、學校申請,成為多元文化共融共享基地。

「所有的文化都值得被尊重」,侯友宜說,市府積極推動原民文化政策,從泰雅民族博物館、泰山森林書屋、語言推廣及社區活動到舉辦歲時祭儀,感謝市府同仁、語言推廣老師、社區夥伴及部落長者的努力,使原民文化在新北扎根傳承,讓新北市成為一座多元文化融合的城市。



2025年6月16日 星期一

靈鷲山福城(2025)




靈鷲山「福城」建築師柯宏宗 以華嚴願力打造共生寶地 | 中央社訊息平台

(中央社訊息服務20241217 13:42:00)  建築會呼吸、空間有表情!靈鷲山福城2025年將與大家歡喜見面,引領建築創新設計的福城建築師柯宏宗,以「風、光、水、綠」自然生態共生設計風格,巧妙運用光線、空間流動,實踐靈鷲山開山住持心道法師「靈性生態」理念,讓建築有生命、自然有靈性。

他說,福城是眾人的建築,人類的福城,有能力服務大眾就是福氣,一生能找到奉獻的地方,更是幸福的事。

心道法師也說,圓滿聖山福城、共造華嚴世界,目的就是「造福」,造福地方、造福台灣、造福人間、造福世界。

福城是接引大眾學佛的寶城,是靈鷲山推動靈性生態的基地,也是人人學習四期教育的覺悟之城,佛陀珍貴法教及靈性生態教育,在聖山福城播種茁壯,未來大家呼朋引伴來福城,快樂學佛共創福氣。

建築設計師,是美好願景的創造者,柯宏宗是靈鷲山福城建築師,創辦元宏聯合建築師事務所的他,人稱「柯總監」,在建築領域深耕30餘年,對於綠建築與靈性生態理念有獨特的風格,主張「讓建築呼吸,讓空間有靈性」,代表作之一「陶朱隱園」,領先現今的淨零排碳概念10多年。

心道法師和國揚集團董事長侯西峰相熟多年,而柯總監是侯董的最佳夥伴和戰友, 2017年初,透過侯董一通電話的引薦,正在日本度假的柯總監,一下飛機馬上到聖山寺,聽師父分享福城自然生態的核心建築藍圖,3人相談甚歡,福城正式拍板定案。歷經8年時間,3位最佳鐵三角,2025年將圓滿成就續佛慧命、造福世間的福城。

圓滿法華榮董 打造福城歡喜為佛做事

長年投身教育和公益,柯總監更將視野、心量和喜捨的體悟,一年一年默默護持靈鷲山,今年9月底授證圓滿法華榮董,以善念善行做佛的善業,在菩薩道上護持正法利益眾生的心讓人感動。

他說,建築所做的是公司的工作,建築師是很複雜的工作,要面對不同領域的人,打造福城是歡喜為佛做事,做師父要做的事,每天都很開心,感謝老天爺給了能力,可以感受發心的快樂,他也一直用奉獻角度平衡從事的建築工作。

走進元宏聯合建築師事務所,綠意盎然映入眼簾。20多年前,柯總監開始接觸到生態自然和建築的關係,認為建築就像是「一個新物種」,應該擁有自己的生命週期,與自然和諧共生,而非僅是冷冰冰的鋼筋水泥。

2019年,把自然生態學應用在新的辦公室,拿掉原來的冷調的內裝,讓人與自然生態共存共生。

福城是自然、安全、健康的生態建築

隔年疫情來襲,才知道這樣的辦公空間是很好的,因為植物給了人類生命需要的恩典,改變空氣的循環,相對環境是安全的,所以福城用師父靈性生態的理念建造,自然也是符合自然、安全、健康的生態建築,可以讓不同信仰的人,領受大自然的智慧和靈性。

福城命名源自於《華嚴經》,是善財童子的故鄉,也是財富智慧無量、大福報者的住處。位於福隆聖山寺的福城,是開放式的建築,「靈性自在,隱光於聖堂」是最大特色,以「風、光、水、綠」為核心元素,自然風流暢穿過建築,光線自然投入形成光影交錯,讓建築彷如呼吸,以尊重自然、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概念、以及方圓之間形成宇宙、簡單線條呈現華嚴世界。

實現以自然為本、共榮萬物和諧共存價值

地闊天圓、方圓永續!福城建築設計驚喜處處,靈鷲山無生道場有天眼門、法華洞,天眼、石洞兩相呼應,「天眼石窟」成了柯總監設計福城最主要、也是最簡單原始的概念,把「福城」做成1、2、3樓貫通的現代石窟建築外觀,找出人跟佛接觸的空間。

未來的福城是放光玉佛及多寶臥佛的殿堂,外牆363根「金剛柱」是建築亮點,柱上430盞「金剛智慧燈」,如同護持正法與光明。這座生態自然讓大家讚歎且心生嚮往的美麗建築,處處體現心道法師「以萬物為本,不以人為本」的靈性生態理念,未來是守護生命與靈性共存的殊勝場域,實現人與自然、藝術、建築的永續和諧共存價值。

設計福城的態度 回歸宗教包容本質

現在福城的外觀和設計,不是一開始想要的,柯總監詑異因緣的巧妙,原本跟師父說從方圓設想福城的結構,也就是圓形、三角形、方形的幾何圖形,其中,「天眼石窟」在自然形成的過程中,讓他驚訝連連,連師父看到天眼後,也說了一句「這個就對了」。

聖山寺地勢正方形,但福城是長方形,最早從正圓開始想,在正方形中間放兩座佛,讓大家可以繞佛,但正圓太小了,放置2尊佛的空間深度不夠,電腦繪圖一拉長,兩邊變成了弧形,最終形成以「天眼」為中心的聖堂,也因為規格調整排列組合後,才會有363根金剛柱的外觀設計。

柯總監認為,宇宙所有生命的來源是光,空氣、水和植物,都需要光來行光合作用才有能量,光也是福城聖壇的重點,使用導光特殊塗料,把有角度的水平線,改成垂直的光導入聖壇,增強空間的生命力和生態感,傳遞慈悲、守護自然,到訪的人只要願意感受福城自然的靈性能量氛圍,都能體悟「天地萬物共生共榮」的深意,獲得自然靈性和智慧。

《法華經》提到:「如來衣者,柔和忍辱衣是。」靈鷲山國際榮譽董事總會 秘書長妙用法師很讚歎柯總監柔和與安定的態度,從容接納福城建案設計中的轉折。柯總監說,加入靈鷲山大家庭,感動妙用法師的無盡願力,再看到大家真心的奉獻,為眾生做有能力的事,感受靈鷲人的力量,讓他明白要用鬆軟的心,把壓力煩惱放下,不同意見都看成是養份,去接受就有能力解決、做好一切。

成功佛不離身 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他強調,福城是大家、眾生的福城,不是為了單一目的或形象的存在,從設計到興建是集體創作的過程,匯聚了大家智慧的結晶,超越既有的設計建築、工程、經濟學角度,它不是靜態的建築,是靈性與生態共生之地,是一個「可以隨時改變的空間」,這樣建築的生命才會長久,生生不息的存在。而用柔和鬆軟的態度,接受所有可能的改變,包容不同的存在,這也就是宗教的本質

柯總監跟心道法師認識非常早,30幾年前,在建築事務所上班的他,第一次到靈鷲山,與師父有一面之緣,當初靈鷲山正逢開山之時,同行的一位知名的美國景觀設計師專精生態自然,大家一起上山,師父面對一整片的靈鷲山山林,從大自然一直談著靈鷲山的種種,讓他印象深刻,沒想到,30幾年後,有緣份來做福城。

柯總監說,父母都信佛,大哥二哥是基督教徒,二哥還是牧師,但從小自己就會拿香拜拜,但不了解佛法,後來因為福城,常常上11面觀音找師父聊聊,師父會帶他去後山喝茶,和師父在一起非常自然沒有距離,就像老朋友一樣,他也常到聖山寺開會,第一次踏進金佛殿禮佛,看見成功佛,讓他很驚訝,因為20幾歲的時候,他在泰國求來一尊成功佛, 40幾年來一直戴在身上,從不離身,一生都很平安順遂,也讓他在佛性與專業中找到圓滿。


圓滿聖山福城、共造華嚴世界是心道法師大願,福城建築師柯宏宗歡喜為佛做事。(靈鷲山佛教教團提供)


2025年成就福城將完工,實現人與自然、藝術、建築的永續和諧共存價值。(靈鷲山佛教教團提供)



心道法師、侯西峰董事長、柯總監和妙用法師,打造續佛慧命、造福世間的福城。(靈鷲山佛教教團提供)


未來的福城是接引大眾學佛的寶城,心道法師說,目的就是「造福」,造福地方、造福台灣、造福人間、造福世界。(靈鷲山佛教教團提供)


有能力服務大眾就是福氣,柯宏宗建築師年年護持靈鷲山,今年授證法華榮董。(靈鷲山佛教教團提供)



2025年6月13日 星期五

臺南百貨商場

 

台南百貨商場陸續開 信義房屋:這區房市拉抬最顯著 | 中央社訊息平台

(中央社訊息服務20250613 14:00:37)   台南市今年至少將有3間大型百貨商場開幕,包括誠品生活台南、西市場、新光三越台南小北門店,另外三井Outlet二期預計年底營運,原大億麗緻飯店改為「台南福泰大飯店」將開幕,原德安百貨已找到新經營業者正在裝修中。

信義房屋在地專家表示,這些百貨商場、飯店原本所在的位置,多屬於蛋黃區,原本觀光、商業、住宅機能就很完整,開幕話題對房市拉抬效果有限,唯位於南區的誠品生活台南,此處原本並非台南人購屋居住首選,但隨著交通機能完善、大型餐飲與商場進駐,無論是當地的中古國宅、周邊的重劃區,房市關注度均有明顯提升。

碳佐麻里餐飲集團將「碳佐麻里新興園區」分三期開發,第一期燒肉餐廳去年開幕,第二期交由誠品打造南台灣最大的誠品商場,已於5月底開始試營運,成為近期台南最大觀光亮點。

信義房屋台南民生店協理張榮表示,誠品生活台南北側與台南市區接壤,西側為安平產業園區,東側為水交社重劃區、東南為台南機場,往南則通往喜樹、灣裡(舉喜重劃區)、台86線,並可銜接國道,因地點較邊陲,多國宅社區,過去一向不是購屋族首選,討論度不高。


「誠品生活台南」附近住宅主要是國宅,其他類型產品相對少,但南側約300公尺處有一棟剛完工的「森安邦」社區。

但隨知名餐飲、商場百貨進駐,且公部門包括住都中心、台南市府都正在此處興建社會住宅,還有預計今年底會啟用的「第十三期喜樹灣裡市地重劃區」,張榮觀察,此區房市有翻轉跡象,不僅人流、車流多了,連帶讓一般買方對在地房市的關注度、詢問度皆有所提升。

張榮進一步說明,此區主要產品包括屋齡30至40年公寓國宅,成交單價尚落在1字頭,總價僅約400至500萬;屋齡20多年電梯國宅,成交單價則在20萬上下,因坪數較大,總價則會落在1000萬初。

由於主要是國宅,其他類型產品相對少,倒是誠品園區南側約300公尺處有一棟剛完工的「森安邦」社區可供選擇,部分購屋族也會轉往西北方安平、東側水交社重劃區或更南端的舉喜重劃區看屋。

至於西市場、新光三越台南小北門店、台南福泰大飯店,甚至原德安百貨,由於這些商場百貨級飯店所在地,本身就屬於蛋黃區,各項生活機能完整,住宅產品交易價量也有一定水準,開幕後對區域房市的拉抬效果較不顯著。


新光三越台南小北門店即將開幕試營運,信義房屋在地專家認為,業者也是看好在地消費力。

但張榮也說,新光三越台南小北門店所在的鄭子寮重劃區,一向是在地人喜愛的住宅區,多單總價較高的社區與透天別墅,例如目前當地新推案大樓成交單價都在5字頭以上,5年左右中古社區行情也有46、47萬,透天別墅則視地坪大小、有無電梯、屋齡,總價可能落在2000至3000萬,甚至有6、7000萬以上的產品;新光三越開幕後,不僅顯示業者對在地消費力有信心,全台南將有三座新光三越百貨,也可看出業者商業布局並不受短期景氣起伏影響。



2025年6月11日 星期三

新北市三重銀新未來城

 

新北市三重銀新未來城

內政部都委會通過新北市三重銀新未來城變更案 要求落實醫療照護、全齡友善居住設施之租金監督機制 納入後續BOT招商規範 

https://www.nlma.gov.tw/ch/titlelist/news/16407

內政部都市計畫委員會今(10)日第1080次會議審議通過三重銀新未來城計畫案。本案為三重區碧華國中舊校區土地,面積2.88公頃,因公有土地屬於公共財產且攸關民眾權益,其開發應符合公共性、社會性與公益性之原則,經專案小組4年多的審議,逐步確認整體公益性與適法性。今日經大會委員充分討論並獲致共識,決議包括:新北市政府必須提供至少500戶只租不售的全齡友善居住設施、設置日間照顧中心收托至少120人與住宿式長照機構至少200床,並建立租金水準監管機制,以避免市場租金失控,及高單價之出租住宅、長照服務對一般民眾造成排擠。


另考量周邊生活需求,將提供對外開放之停車位300席及托育中心、綠地等設施空間與服務。此外,市府在專案小組承諾前述各項衛生醫療社福用地之具體使用內容及比例,應納入計畫書內敘明,以作為後續BOT招商之規範條件,並請儘速辦理再公開展覽作業。

內政部國土管理署最後表示,為避免未來出現高單價之出租住宅及長照服務,而衍生BOT疑慮與爭議,內政部都市計畫委員會要求新北市政府強化本案民間投資控管機制,後續於都市計畫書內設定合理之投資興建先後時程,並於正式公告招商文件且簽約完成後,再檢具變更主要計畫書、圖,報由內政部核定後方可發布實施。

另中央對於地方推動高齡者長期照護建設樂觀其成,建議新北市政府可依委員意見,再強化BOT之公共性與公益性、防救災計畫以及具體承諾事項等,讓社會弱勢族群保障比例可由現行的5%可再提高相關比例,擴大對弱勢族群之照顧,以滿足新北市日益增加之多元化需求,並同時促進國民福祉。



三重銀新未來城獲內政部大會審議通過 打造全齡友善醫養園區

【新北市訊】為邁入超高齡社會做準備,新北市府推動三重「銀新未來城」計畫經114年6月10日內政部都市計畫委員會審議通過,市府將依會議決議舉辦再公開展覽作業,並由衛生局招商完成後續辦都市計畫發布實施。

  新北市是全國高齡者最多的縣市,至114年5月底65歲以上人口數已達78.47萬人,佔本市人口比例為19.38%,即將邁入「超高齡社會」。因此,新北市府自108年起開始醫療與長照布局,推動「為智慧醫療顧健康、運動營養保活力、在地安養更安心」策略,並以三重「銀新未來城」為高齡友善城市的重要示範據點,落實在地安老、全齡友善的優質生活場域。

  新北市政府城鄉發展局表示,三重銀新未來城位於三重區原碧華國中舊址(面積約2.88公頃),該校舍因結構遭判定為高氯離子危樓,全校已遷至新址,現況部分土地為臨時停車場使用,部分土地長期閒置,故市府從長照政策出發,結合地方需求再活化利用,結合醫療、養老與居住功能,打造一個具綜合型長照醫養園區。

  三重銀新未來城是為長者設計的只租不售居住空間,且長者佔比將超過65%,並設有日間照顧中心收托至少120人、住宿式長照機構至少200床,以及診所、運動設施、托育中心等多功能設施,還將提供周邊地區約300席停車服務,預留20%面積作為綠地開放空間,不僅讓長者享受到日常生活照護與醫療診療,還能夠參與社交活動,維持身心健康,也兼顧周邊社區居民對於公共服務之需求。

  本案經內政部都市計畫委員會審議通過後,因應審議期間方案的調整再行舉辦公開展覽作業,未來由市府衛生局辦理BOT招商完成後,再發布實施都市計畫。市府期待這項計畫能引領全臺高齡友善政策發展,讓三重成為長照與醫養整合的全國典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