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0130〔新竹縣〕聯發科新竹高鐵專二辦公大樓動土典禮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291581124948184/posts/1620870458685904/
2024 0130〔新竹縣〕聯發科新竹高鐵專二辦公大樓動土典禮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291581124948184/posts/1620870458685904/
台肥喬遷新址南港經貿大樓 打造全新事業體 | 地方亮點 - 好生活 | 中央社 CNA
老字號肥料供應商台灣肥料公司,1月26日正式將企業總部遷至全新落成的A級商辦「TFC南港經貿大樓」,台肥新任董事長李孫榮宣示打造全新事業體、「氨能」事業體的決心,要用台肥昔日的製肥原料「液氨」跨入乾淨能源產業,一旦一切進入軌道,預估潛在營收有望破兆。
李孫榮表示,台肥口中的乾淨「氨能」,是計畫配合政府「淨零」政策,在燃煤火力發電的過程中加入氨去混燒,以減少燃煤用量、降低碳排放,或者利用氨(NH3)裂解為氫(H2),進而發展氫能,台肥是國內最大的液氨供應者,一直以來只把氨作為肥料原料,實在太可惜,就如同把沉香拿去當木頭去燒、用來取暖。
由「土地養分供應者」華麗轉身成為「乾淨能源供應者」,台肥希望從氨能與氫能的源頭就壓低排碳量,因此去年6月自沙烏地阿拉伯SABIC AN公司進口全台第一批低碳氨,未來也會持續引進更多低碳氨。伴隨儲運需求加大,台肥計畫投入30億元,多興建2座液氨儲槽,讓整體可儲存量達到8萬公噸。
李孫榮指出,台肥集團新遷入的「TFC南港經貿大樓」由台肥公司自行規劃、興建,是南港指標性綠建築,由於設備新穎,吸引超微、美光、微軟、台積電、惠普等多家國際科技大廠進駐。這裡其實也是台肥的起家厝,大樓所在地前身是台肥南港廠,配合政府都市計畫,廠房逐步轉型成為住宅與商辦。
曾任兩屆嘉南藥理大學校長的李孫榮,從學者變身台肥集團大家長,他說,凡事不能只看到表象、不用腦思考,而是要用心思考,才能夠『撕破表象、直視本質』,「用心」出發,期盼台肥用嶄新的「乾淨能源事業體」邁向下一個甲子、名垂「氫」史。
(文、圖/ 台灣肥料公司)
FORMOSARACE:【臺北市】廣慈博愛園區整體開發計畫
臺北市長蔣萬安1日下午,在副市長林奕華及相關局處首長陪同下,前往廣慈園區視察工程興建的進度。蔣萬安表示,感謝興建過程中每位市府同仁堅守崗位,共同完成這個具有指標作用的旗艦型園區,讓臺北市成為更宜居友善的城市。
蔣萬安指出,廣慈園區整體興建進度,從111年起陸續完工,未來這裡不只是提供市民朋友更好的居住環境,也讓周邊的市民未來洽公或享受相關服務時更加的便利。主題分項
TWBUILDINGTHEME:《廣慈志事》廣慈博愛園區
樂活宜居
都市再生
一、辦理都市計畫
1、專案檢討都市計畫 ,促進都市再生
112年度目標:連結首都門戶計畫、 TOD等政策,提出水岸沿線發展策略,促進本市都市再生
重要工作項目:
1. 112.6.30前委託辦理「整體水岸沿線發展策略」決標。
2. 112.12.31前基於本市門戶計畫、TOD等都市發展政策,完成水岸基礎資料建置,完成發布「水岸沿線發展策略」架構草案。
上半年辦理情形及成果:
一、112年1月17日經本府都市發展局研議,以本市全體水岸周邊地區為主軸,研擬「整體水 岸沿線發展策略」推動本市都市再生:
(一) 連結既有都市發展政策,如本市門戶計畫、地區再生計畫、TOD等,作為都市再生最後一塊拼圖。
(二) 呼應市長於「市政願景」中對於河岸周邊住宅,以及內湖周邊地區交通及就業居住問題 之改善。
二、112年6月15日完成委託辦理「整體水岸沿線發展策略」決標程序。
三、112年7月31日前召開工作會議,後續將逐步完成水岸基礎資料建置、專家學者座談會蒐 集實務操作面向建議,並研擬「水岸沿線發展策略」架構草案。
二、加速都市更新
2、市府創新,提升都更推動量能及審議效率。
112年度目標:
重要工作項目:
上半年辦理情形及成果:
3、市府協助,提供各項行政協助,加快都更進程。
112年度目標:
重要工作項目:
上半年辦理情形及成果:
三、強化整建維護
4、強化臺北市建物管理維護,落實定期保養,延緩建物老化速度
112年度目標:
重要工作項目:
上半年辦理情形及成果:
四、整合地政資訊
5、地政資訊整合與跨縣市合作
112年度目標:
重要工作項目:
上半年辦理情形及成果:
公辦都更
五、公辦都更早進場
6、公辦都更降低門檻提早進場
112年度目標:
重要工作項目:
上半年辦理情形及成果:
六、都更資源擴量能
7、擴充專責人力提升都更量能
112年度目標:
重要工作項目:
上半年辦理情形及成果:
七、都市更新增彈性
8、整宅容積專案檢討,提升民眾參與都更意願
112年度目標:
重要工作項目:
上半年辦理情形及成果:
友善共融
創新活力
TWARCHINDEX:【臺北市】博物館。地方文化館
BUILDINGFOCUS:【臺北市】文化資產
Public Building Taiwan:【臺北市】公共建築工程動態與成果
BUILDINGFOCUS:臺北市。104【中山區】Zhongshan District
古蹟 國定 市定
歷史建築
政府機構
【臺北市】建築導覽索引〔中山區〕大直地區
【臺北市】建築導覽索引〔中山區〕圓山地區
【臺北市】建築導覽索引〔中山區〕新生公園周邊地區
【臺北市】建築導覽索引〔中山區〕榮星花園周邊地區
【臺北市】建築導覽索引〔中山區〕林森地區
【臺北市】建築導覽索引〔中山區〕長春地區
【臺北市】建築導覽索引〔中山區〕中山女中周邊地區
FORMOSARACE:虎尾潮韌性城鎮水岸縫合國際競圖
113-01-05
經濟部長王美花今(5)日在水利署長賴建信陪同下,與蘇治芬委員、雲林縣政府一同出席「北港溪虎尾堤段整體環境營造工程(一期)」開工典禮。水利署推動雲林最大的「虎尾潮」河川治理計畫,是國內水利工程第一次透過國際競圖評選出國際團隊,規劃出融合治水、歷史文化古蹟及城鄉景觀風貌等創新思維的虎尾魅力城鎮。完工後除能符合防洪安全,更融合虎尾糖都的產業歷史元素,滿足地方需求,透過「虎尾韌性城鎮水岸縫合」水利景觀工程之創舉,翻轉傳統水利治理思維,樹立水環境全新里程碑。
王部長表示,感謝蘇治芬委員、經濟部水利署及雲林縣政府,在治水之餘,同步關心虎尾全鎮的地方發展需求,虎尾是一個有歷史文化的大都市,這一次由虎尾開始著手韌性城鎮水岸縫合規劃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情,也是水利署首次透過國際競圖透過國內外委員評選出國際團隊,規劃打造成臺灣首座水環境韌性城鎮。
王部長進一步表示,虎尾潮將投入約9.03億元的經費,推動期間經濟部積極協調台糖公司及農業部農田水利署提供本計畫部分用地,並得以順利解決,另外經濟部也整合各權責單位,讓這次整體規劃與設計工程,不管是垂直分工或橫向聯繫都能一次到位。這項計畫將可解決虎尾現有淹水問題,並整合虎尾的百年糖業文化,加上虎尾鎮深厚文化歷史背景,為虎尾鎮注入嶄新的能量,同時形塑虎尾鎮的城鄉景觀新風貌,讓糖都虎尾有再次成為魅力城鎮的機會,成為融合治水及景觀的一大亮點。
賴署長強調經濟部水利署催生了全國首例以水利工程為主軸之國際競圖,以虎尾鎮及北港溪作為規劃示範標的,對塑造虎尾韌性城鎮願景為主軸。今天到場見證「北港溪虎尾堤段整體環境營造工程(一期)」開工典禮,規劃團隊提出別於傳統水利工程的思考方式,更結合「逕流分擔」與「在地滯洪」策略工程,期待完工後可以強化調控城鎮環境在面對未來極端氣候下水患與旱象之韌性,拉近人與水日漸疏離的環境關係,營造水岸縫合的友善環境。
為了突破傳統河川工程設計框架,規劃團隊在重點設計區域提出兼具空間美學及韌性承洪之環境規劃,主要優化水利工程及河水周邊之空間地景、生態景觀,打造親水環境,創造優質生活條件,吸引青年返鄉,催化在地創生,型塑城鎮內的綠廊帶與水廊道。部長最後很感謝在大家的努力推動下,共同見證北港溪虎尾堤段整體環境營造工程(一期)進行動工典禮的重要時刻。
中央選舉委員會 https://web.cec.gov.tw/
(中央社訊息服務20240104 17:11:56)
民主社會的發展進程中,選舉可謂是最重要的人民行動、個人意識的價值彰顯。包含台灣在內的眾多民主國家,選舉向來是個嚴肅議題,在各層面創造改變絕非易事。然而在每次的結果揭曉之前,連串流程卻停滯不前,箇中原因自然和選舉具有強烈的敏感性息息相關,選舉項目皆被法規所嚴格規範,長年來難有設計專業介入的空間,因此多數製作物由主責機關直接編輯、發布。
台灣設計研究院(下稱設研院)以「設計力」作為改變社會之動能,致力與社會共創許多引領當代風潮、貼合國際趨勢的公共服務精彩案例。早在2021年,設研院即主動向中央選舉委員會(下稱中選會)敲門拜訪,以每次選舉皆會派發至家家戶戶的實體公報作為第一階段的合作標的,同時討論出後續優化項目的目標時程,盼望讓選舉在台灣擁有更多設計能量的導入,提供選民更清晰、順暢的選舉體驗與投票現場。
設研院在面對公共服務的議題一直存在明確定義,從國家政策、共通性、開放性、合作共創乃至於終端的共同維護,選舉議題涉及全台、公共性極高,因此理性、公平、客觀就是基本精神。在這樣的系統整合思維前提下,歷經40多年發展的台灣選務經驗,隨著時代發展已在人民心中建立高度信任感,這樣的穩定狀態是最適合導入美學思維的時機點。
中選會和設研院攜手共創的第一階段是2021年12月的公投公報,在符合法規與原來的預算限制下,對於版面結構進行大幅度改造。雙方歷經半年時間,率領顧問及設計團隊,提出公報創新設計:如公報刊頭由傳統書法字體改為黑體,呈現簡潔而理性的效果;善用法規的紅黑限制,以紅色強化重要資訊;版面欄位以直式橫書並分多欄形式呈現,減少每行字數,降低閱讀疲勞感;重新設計之版面使每案於同一頁面呈現,便利完整閱讀;此外新增透視視角的投票流程圖,以投票權人進入投票所投票視角呈現,讓民眾有清晰的動線概念,有助加快投票流程。
公共服務始終牽繫著眾多的關係人──跨單位、跨部門、多元使用者,溝通與執行過程的繁複和滾動式調整都是為了最終呈現與應用上的直觀性。第二階段持續針對選舉公報及其相關印刷品(如投票通知單、選票)改造,同時新增投開票所標示的優化。
當眼光移轉至選民熟悉的投開票所,可發現過去現場總充斥各式獨立文案、不同尺寸及色彩的張貼文宣卻在傳達相似訊息,因此首要必須著手的是整合色彩、尺寸並合併關聯訊息以強化溝通效率。執行團隊以三種主要型態的投開票所(學校、宮廟、區里民活動中心)進行布置示範,以民眾需求視角提出具整體性且清晰的指標系統,並提供投開票所清晰的SOP,方便選務人員更有效率地張貼指標。
歷經公報及投開票所標示的改造,第三階段擴大優化項目,包含政見發表會、中央選情中心及投開票所內的遮屏等項目,都是團隊著眼之處。過去相關發表會之片頭動畫為各電視台自行設計,本次優化包含建立一致的政見發表會片頭動畫,以中性立場與角度,避免敏感的數字、文字或人物照片等內容。同時也提出電視轉播畫面的資訊設計及舞台布置建議予電視台布置時參考,使公辦政見發表會呈現台灣選舉美學品牌一致性與專業形象。
針對選舉開票時最受矚目的中央選情中心提出資訊螢幕的版面優化,改善過去藍屏黃字、楷體的閱讀背景,以中性色彩、文字呈現,聚焦重要資訊。另也提供場地布置建議,以中性、理性的前提重整現場調性。值得一提的是,除了上述視覺層次的資訊傳達之外,執行團隊調研了為數眾多的國際案例,將對投開票所內的蓋章處遮屏進行設計優化。遮屏同時考量選務人員在意的便利性、隱蔽性和整體形象;與選民期待的專業度、安心感與適合不同使用者的尺度規劃。新的遮屏設計亦將率先引入即將到來的2024總統大選之1間示範投開票所(台北市瑠公國中804教室)中,逐步讓本地的選舉美學產生顯著的全面提升,正向引領台灣整體民主形象。
《經濟學人》於2022年民主指數的報告中公布台灣位居世界第10,同時也是亞洲之冠。當台灣在國際舞台上已被公認為亞洲民主典範之時,設研院期待透過設計的導入,進一步建構更專業的選務現場環境。張基義院長提及,我們應該更有自信讓民主跟設計並進,提升台灣的選舉體驗,而透過三階段的合作有助於建立機關信心,也從中滾動式修正,讓所有的選務項目更臻完善,設研院也將會把三年的成果匯集成冊交付給中選會,便於未來的執行與複製應用。
【選舉美學】中央選舉委員會與 台灣設計研究院 TDRI 攜手合作,致力於選舉美學的優化設計!
2023-12-27。鐵道局對民眾於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臺提案「鐵道局應即刻暫緩基隆捷運南港~樟樹灣路段,從長計議,研議改以板南線延伸替代之可能」之說明 - 交通部鐵道局
有關民眾於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臺提案「鐵道局應即刻暫緩基隆捷運南港~樟樹灣路段,從長計議,研議改以板南線延伸替代之可能」,鐵道局表示,臺北捷運板南線屬於臺北市捷運整體路網,由臺北市政府捷運工程局負責規劃、興建,並由臺北捷運公司負責營運。爰板南線是否延伸至樟樹灣,仍需由臺北市政府就都市發展、整體捷運路網規劃、運輸需求、工程技術、營運規劃、機廠量能、財務影響等相關議題綜整評估提出。計畫介紹- 前瞻建設- 基隆捷運計畫規劃作業 - 交通部鐵道局
URBANSCAPETW:基隆捷運計畫
分項連結
TWBUILDINGTHEME:《基隆捷運》推動計畫總覽
TWBUILDINGTHEME:《基隆捷運》計畫規劃作業
TWBUILDINGTHEME:《基隆捷運》專案辦公室
TWBUILDINGTHEME:《基隆捷運》第一階段計畫
TWBUILDINGTHEME:《基隆捷運》第二階段計畫
TWBUILDINGTHEME:《基隆捷運》捷運場站
TWBUILDINGTHEME:《基隆捷運》基隆大眾運輸
TWBUILDINGTHEME:《基隆捷運》基隆河谷廊帶
相關連結
URBANSCAPETW:臺灣頭 基隆學
高雄市公共藝術網
2020-05-23。國際獅子會300-D1區年會暨環保委員會植樹公共藝術品落成捐贈典禮
2017-05-12。果菜市場及魚市場公共藝術作品展覽
2017-01-04。北園國中公共藝術完工 書香樂音伴學子
2014-12-06。嘉市中央廣場公共藝術作品揭幕 「高音譜記號」展現城市美學
2014-10-23。高音譜記號地標奪目 中央廣場公共藝術完工
2013-03-04。交通轉運站公共藝術明信片免費索取
2013-02-08。交通轉運站公共藝術品現身 車站空間增添文藝氣息
2013-01-30。嘉義市先期交通轉運中心公共藝術成品出爐
2012-06-22。坐忘‧彩雲飛-嘉義市文化中心公共藝術《與民眾互動藝術教育》說明會
2010-12-13。嘉義市世賢國民小學活動中心新建工程、公共藝術設置暨舞動壁畫落成典禮
2010-09-07。嘉義市文化公園管樂音符馬賽克藝術牆面公共藝術作品完成。
2010-05-15。嘉義市民族國小第二期校舍工程落成與公共藝術揭牌典禮暨91週年校慶運動會
2010-04-21。遇見幸福 築夢育人 育人國民小學新建校舍暨公共藝術設置落成典禮
2009-08-17。文建會2009公共藝術實務講習嘉義場次開訓
2009-08-14。「2009年公共藝術實務講習-嘉義場」
2008-08-23。228國家紀念公園公共藝術作品 市長與民眾參與手模拓印
2008-08-18。23日將舉行228國家紀念公園公共藝術民眾參與活動
2006-11-22。嘉義市長青綜合服務中心公共藝術民眾參觀活動歡迎踴躍參與
2005-12-06。嘉義市長青綜合服務中心公共藝術民眾參與活動登場
2005-11-29。長青綜合園區徵求公共藝術設置
2005-03-14。宣信國小公共藝術牆創意非凡
2004-12-31。市民捐贈母與子公共藝術品
2004-12-31。嘉義獅子會蔡源煌會長拜會市長捐贈公共藝術
2004-12-31。嘉義扶輪社北區社再捐公共藝術「天倫之樂」石雕
2004-12-31。天倫之樂公共藝術品揭幕
2004-12-31。公共藝術「流光境域」揭幕
2004-12-31。石雕協會29日在鐵道藝術村捐贈『天長地久』公共藝術
2004-12-31。石雕協會29日捐贈天長地久公共藝術 歡迎各界前往欣賞
2004-10-14。嘉義市立博物館公共藝術案,於93年10月14日完成
2022-10-21。全臺首座以都市更新為主題的城市概念館盛大開幕
北市都更處前於111年10月21日舉辦「台北都更解壓說概念館」開幕儀式正式啟用全臺首座以都市更新為主題的城市概念館,此空間係大直北安段公辦都更案實施者臺北住都中心捐贈之公益設施,未來將交由受贈單位北市都更處用以推廣都市再生理念並傳遞都更知能。
彭振聲副市長表示,大直北安段公辦都更案是本府公辦都更1.0指標案例,都更案實施者為臺北住都中心、投資人為冠德建設,係為北市府主導都更、民間協力參與投資的典範案例,且鑒於都更議題在未來數十年將是臺北市民最關注的城市議題之一,未來台北都更解壓說概念館之使用,將輔以北市都更處同名FB粉絲專頁「台北都更解壓說」,透過虛實整合方式,加強各項都更培力計畫及各式探討都更議題的活動宣傳。館舍以「多元使用、輕鬆步入」的空間氛圍為特色,空間機能包含都更主題的閱讀空間,日趨主流的Podcast錄音室,彈性使用的展覽空間並可容納百人講座。
空間試營運期間,北市都更處規劃系列開幕活動,將由本案實施者臺北住都中心策劃成立特展,展出組織演進十年歷程及階段成果。展覽期間除定點導覽之外,也辦理系列講座以及桌遊體驗。此外,北市都更處亦加碼與文化大學合作辦理Mapping & Talking讀書會,討論臺北城市議題與在生活的各種想像。而館舍經營初期將以凝聚周圍居民、促進社區參與為主,未來則著重都市再生知識生產為目標,思考該空間永續經營模式。
台北都更解壓說概念館(臺北市中山區明水路397巷26弄5號1樓)試營運期間,營業時間自10月21日(五)起到12月31日(六)每週二至週五13:30-17:30、週六09:30-12:30及13:30-17:30,歡迎有興趣的民眾一起來參觀!更多活動相關資訊,歡迎搜尋臉書粉專〈台北都更解壓說〉:[連結]
臺中市公共藝術 Taichung Public Art 作品欣賞
2022-05-24。中市公共藝術補助名單出爐 表演藝術跨域社造吸睛
推廣台中市多元公共藝術寶庫!台中市政府文化局從去年開始,受理公共藝術補助申請,鼓勵團體、法人或藝術家個人辦理公共藝術教育推廣活動及計畫型公共藝術,今年公共藝術補助名單今(24)日出爐,共有3組團隊結合表演藝術及社區參與獲得補助,以藝術跨域行動、多元跨界成為今年一大亮點,盼讓更多市民認識生活周遭觸手可及的公共藝術作品。
文化局表示,市長盧秀燕上任以來,積極推展公共藝術打造美學城市,近三年來,台中市設置公共藝術作品數量屢居全國年度之冠,截至今年4月底,台中市已有561件公共藝術作品,坐落於各區公共空間,作品更涵蓋雕塑、壁畫、陶板、馬賽克、街道家具等多元類型,希望營造「整個城市就是一個美術館」。今年的3組團隊更是特別,以結合表演藝術及社區參與,藝術跨域行動計畫獲得補助,讓人耳目一新。
文化局說明,今年台中市傑出演藝團隊大甲愛樂室內樂團,便以大安區聯合里民活動中心公共藝術「鯨生華」為題,辦理陶瓷工作坊、藝術家講座與音樂會,讓民眾更了解大安區海墘里的人文與歷史。同樣獲得台中市傑出演藝團隊肯定的極至體能舞蹈團,更首度跨界公共藝術,除針對市府8件公共藝術辦理親子導覽,並搭配創意肢體互動課程、舞蹈小品演出,也結合文學詩詞、手繪寫生、影像錄製,拍攝跨域公共藝術美學影片,以清新活潑的影像風格,深獲好評。
文化局提到,太平山區的台中市酒桶山藝術村促進會,更長期推動酒桶山在地社區藝術推廣,並特別邀請4組藝術家進行為期2週的藝術駐村,與在地居民運用各種大自然媒材,共創臨時性公共藝術,打造活力與感動的美學村落。
文化局指出,今年度公共藝術補助案自6月至9月將陸續辦理,計畫涵蓋海線、屯區及城區,期待為市民帶來公共藝術與環境美學的新觸動,共同打造幸福宜居的大台中城市美學。更多最新動態及作品介紹,可至台中市公共藝術網站(https://reurl.cc/b23Xrl)查詢。
另因應疫情升溫,請民眾參與活動時配合量測體溫、手部酒精消毒、全程佩戴口罩及保持安全社交距離,並鼓勵大家完成第三劑疫苗注射及手機下載「台灣社交距離」APP以加強健康防護,安心參與各項活動。
2022-02-11
台中市公共藝術能量多元豐沛,近幾年設置作品數量常蟬聯全國之冠。台中市政府文化局表示,在國內疫情嚴峻影響下,市府對於公共藝術的投入與支持不減反增,去年共完成27件作品及辦理16場教育推廣活動。至今台中市公共藝術作品已達555件,且遍及山海屯城各區,讓藝術成為市民的日常。
文化局指出,公共藝術是由各機關學校依公共藝術設置辦法,為公有建築物量身打造藝術作品或辦理教育推廣活動,去年完成作品涵蓋了街道傢俱、雕塑、陶板、壁畫、遊具及裝置藝術等多元有趣的形式,其中學校完成的作品就佔了一半以上。尤其是各機關、學校師生及周邊居民的高度投入及創意,透過公共藝術設置過程的群策群力,讓市民認識建築精神或周遭文史及自然特色,更讓台中人的生活沉浸在藝術及創意氛圍中。
文化局說明,東海國小藉著校舍新建的機會,考察校園及其周邊生態,納入校園可見的紫斑蝶、苦楝樹、周邊大肚山的相思樹花、燕行鳥及紅土等特色,邀請藝術家帶領學生體驗陶瓷刻印,將這些生命體刻劃在有如行星的陶板中,打造具星球旅行意象的作品《星球交響曲》。負責籌辦這項計畫的張凱棠老師表示,希望打造校園美感空間軸線,凝聚孩子對這片土地的認同感,也讓生活充滿藝術。
此外,大墩國小老師也帶領學生觀察半戶外球場鋼構之美,再進一步討論如何以四方連續窗花為發想起點,延伸創作出獨特的卡典西德拼貼作品,並組合成大型裝置後懸掛於校舍大樓外牆,為校園增添美感氛圍,獲得家長及社區民眾良好的反饋。負責承辦的張堯統老師說,希望藉由觀察、體會和創造,讓每個學生都能是小小藝術家!
而台中市動物之家后里園區也新增了一組多件作品《守望:動物國探索》,將剪紙動物設置在園區的各個角落,圖像會隨著自然光影環繞在建物周遭,象徵著這些貓狗守護著動物之家,並時時刻刻陪伴著人類,入園訪客可以穿梭探險園區,感受與毛小孩不期而遇的驚喜。
另台中精密機械科技創新園區也特別邀請曾為台中花博及台北世大運製作裝置的團隊豪華朗機工製作大型雕塑《精密之樹》,將精密製造科技比擬為大樹,乘載著台中成為一座智慧機械未來城市的想望;曾參與過日本瀨戶內藝術祭的藝術家林舜龍,也為園區打造一組三件作品《幾何的漫遊》,以幾何基本型態象徵一切科技創新的起始,並透過噴霧裝置將生硬的科技園區轉化為具創造及浪漫性的場域,為新媒體藝術作品數量較少的台中增添新面貌。
文化局表示,開館不久有「小白宮」之稱的中市圖外埔分館,也在分館入口設置了作品《字裡的風景》,以中文字獨有的結構及圖像思維為發想,與建築相互輝映呈顯圖書館匯集文字與知識的空間能量。文化局目前也積極展開水湳經貿園區及台中綠美圖的公共藝術設置計畫,未來將持續透過更多元有趣的公共藝術作品及活動,讓市民了解台中文化,並進一步參與共創台中藝文新地景。
文化局貼心提醒民眾,因應新冠疫情變化,請民眾參與藝文活動時,均配合實聯制、量測體溫、雙手消毒、全程佩戴口罩、保持安全社交距離及禁止飲食等防疫措施,共同維護安心的藝文欣賞環境。